太阳系简图(太阳系简略图)

科灵网 87 0

求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

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见下:

太阳光球以上的部分统称为太阳大气层,跨过整个电磁频谱,从无线电、可见光到伽马射线,都可以观察它们分为5个主要的部分:温度极小区、色球、过渡区、日冕、和太阳圈,太阳圈可能是太阳大气层最稀薄的外缘并且延伸到冥王星轨道之外与星际物质交界,交界处称为日鞘,并且在那儿形成剪切的激波前缘。色球、过渡区和日冕的温度都比太阳表面高,原因还没有获得证实,但证据指向阿尔文波可能携带了足够的能量将日冕加热。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有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

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它几乎是热等离子体与磁场交织着的一个理想球体。从化学组成来看,现在太阳质量的大约四分之三是氢,剩下的几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质量少于2%,采用核聚变的方式向太空释放光和热。

扩展资料:

对流层上面的太阳大气,称为太阳光球。光球是一层不透明的气体薄层,厚度约500千米。它确定了太阳非常清晰的边界,几乎所有的可见光都是从这一层发射出来的。

色球位于光球之上。厚度约2000千米。太阳的温度分布从核心向外直到光球层,都是逐渐下降的,但到了色球层,却又反常上升,到色球顶部时已达几万度。由于色球层发出的可见光总量不及光球的1%,因此人们平常看不到它。

只有在发生日全食时,即食既之前几秒种或者生光以后几秒钟,当光球所发射的明亮光线被月影完全遮掩的短暂时间内,在日面边缘呈现出狭窄的玫瑰红色的发光圈层,这就是色球层。平时,科学家们要通过单色光色球望远镜才能观测到太阳色球层。

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由高温、低密度的等离子体所组成。亮度微弱,在白光中的总亮度比太阳圆面亮度的百分之一还低,约相当于满月的亮度,因此只有在日全食时才能展现其光彩,平时观测则要使用专门的日冕仪。日冕的温度高达百万度,其大小和形状与太阳活动有关,在太阳活动极大年时,日冕接近圆形;在太阳宁静年则呈椭圆形。

自古以来,观测日冕的传统方法都是等待一次罕见的日全食——在黑暗的天空背景上,月面把明亮的太阳光球面遮掩住,而在日面周围呈现出青白色的光区,就是人们期待观测的太阳最外层大气——日冕。

参考资料:太阳-百度百科

太阳系简图(太阳系简略图)-第1张图片-科灵网

读下图,下面天体系统层次简图中与②④⑤对应的是( ) A.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B.太阳系、

B

试题分析:天体系统层次简图中⑤级别最高,应该为总星系,比总星系低一级的是银河系和河外星系,③和④分别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比银河系低一级的是太阳系和银河系中的其它恒星系统,②可能为太阳系,①则是地月系。符合这一层次的是B选项。所以答案是B。

太阳地球月亮是什么关系,画出来

一、地球是太阳系的行星,地球围绕太阳转,转一周是阳历一年。

二、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月亮围绕地球转,转一周是阴历一个月。

三、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占有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

四、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行星,而月亮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地球和月亮构成的行星系围绕太阳进行公转,从而地球上产生了四季的差别。

扩展资料:

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

在民间传说中,称此现象为天狗食日。日食只在朔,即月球与太阳呈现合的状态时发生。日食分为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全环食。观测日食时不能直视太阳,否则会造成短暂性失明,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永久性失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球

为什么8大行星都在几乎已个平面围绕太阳?为什么不可以在不同平面

太阳系的星球不在同一平面,太阳系内的星球应该都是在同一扁形圆锥盘状曲面上 太阳系的星球都是在同一平面吗? “图上看的好象都为同一平面”,这不奇怪,在数千年前的古代人也曾经误以为大地是平面的,那时候他们并不知道人们生活居住的大地是球形的。我们现在对于宇宙的认识是很有限的,我们也终将成为未来人们所说的古人。 关于(作者:dhwsh)提出“空间这么大, 为什么巧合在同一平面呢?” 我濮青松认为,科学上不存在巧合,不论是否“太阳系的星球都是在同一平面”,关键的是,这个“为什么”必须要论说清楚。 如果宇宙中行星间距象那“大爆炸宇宙学”认为的是在膨胀,那么太阳系的行星位置就是毫无规律性的。而我们的科学探索就是要研究出附合事实的客观规律。 如果说“太阳系的星球都是在同一平面”,就等同于在平面桌子上散放9颗豆粒,分别代表八大行星和一个太阳。而我们的天文望远镜是在其中的一颗位置上作观测的,把你的眼睛放低于桌面的平行处再去观测桌子上的豆粒(行星),只要限定从地球(或者太阳系内的其它行星)的角度去观测太阳系内的各大行星,那么在任何时候去看太阳系的行星就只能在同一条直线上,而事实并不完全如此,是有明显偏差的。 如图: 639 要搞明白太阳系行星们在太阳系中的确切位置,首先要搞明白太阳系的形状,以及太阳本身在太阳系中所在的位置。太阳系的外形就是太阳系的引力范围,如果不考虑太阳受银心的引力影响时,太阳系是个引力半径约2光年的圆球;但实践上太阳本身是在向着银心螺旋进动,所以太阳系不会是一个正中心对称的圆球形状,太阳系的外形应该是两头有大小的椭圆蛋,而太阳处于这个太阳系椭圆蛋小头的焦点,太阳系椭圆蛋小头的指向是太阳向银心的坠落性螺旋进动方向。 太阳系内行星物质的主要来源是太阳散发的“太阳风把日面等离子微粒流吹到两光年高处的云层,冷却之后凝聚为雪花飘落,进而聚为雪团、雪蛋、雪球、彗星。彗星在继续螺旋式下落途中,又集聚、演化成为外行星、地球。地球又将演化成为内行星,并最后掉进太阳熔解,再次蒸发成太阳风粒子流回到太阳高空的等离子云层。地球是一颗演化到水球阶段的行星,是从太阳云层落下的大‘雹’,并正在以每天0.5米的垂直速度向太阳旋落,这便是我‘物态轮回’的地球起源原理。”(据雷元星教授的《地球大揭秘》P222页),这种“物态轮回”说明了太阳系内的物质在变化中的量是基本平衡的,太阳系内没有明显地增加或者减少质量。而从总体发展趋势上看每一颗星球(包括太阳)在质量上确实应该是在增殖,因为每一个星球的形成过程圴是在很缓慢地很缓慢地增殖增大。太阳系椭圆蛋小头在向银心进动中必然性会吸收进一些银心风带来的物质微粒并俘获一些其它恒星系外围的物质微粒,而太阳系椭圆蛋的大头也会少量丢失一部分太阳风带来的物质微粒,那是在约2光年之外与其它恒星系的公共引力场里被较强引力俘获去的,从短期之内看虽然圴是微量的,但一定是吸入的多些而丢失的要少,这就是太阳也在微量增大的原因。 太阳在向银心坠落性进动中,在太阳系边界处的大量太阳风等离子微粒冷却凝聚成团,相互碰撞吸引成大团大球,并向太阳方向螺旋线掉落。 物质在高空是以什么形式掉落的呢?在10米的高处落物是竖直的,在1000米的高处落物还基本是竖直的,在100公里的高处落物就不是竖直地落在原地了,因为物质下落需要时间在这下落的相等时间中地球在转动,在1万公里的高处落物是明显地曲线运动,在100万公里以上的高处落物一开始一定是切线运动的,很高很高空的物质是以螺旋线慢慢下落的。雷元星教授的新型科学定理告诉我们:“行星运动的真实轨迹是椭圆形内螺旋线,而不是一个封闭的椭圆。内螺旋是‘自由落体’的必然轨道,所有天体都是宇宙中的‘自由落体’,并会最终落入它们的引力中心。”(据《大螺旋》雷元星著P108页)。 由此可见,太阳系内的行星们应该有规律性地在同一个圆锥曲面上,画一个有大小头的椭圆蛋(如简图一),太阳就处在这个椭圆蛋小头的焦点上,太阳也是在“”形圆锥的顶点上; ( 太阳系椭圆蛋的小头 " 向着银心进动; 简图一:太阳系的行星在“”形圆锥曲面上; 只是因为太阳自身也在向银心方向坠落性进动,加上行星们在下落中是带有切线性螺旋线的,就免不了有切线离心力的作用,并且地球的自转轴并不是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的黄道面成垂直90度,地球的公转轨道也并不是封闭的椭圆,而是从螺旋大圈慢慢变为小圈的螺旋线轨道,太阳系中的行星们都在向太阳掉落,掉落的轨迹像卷报纸一样越卷越紧,只有当行星距离太阳较近时螺旋轨道才会趋向于朝太阳近似直线下落。由此可见行星在螺旋坠落的最后阶段才是夹角较小的“”形,甚至是趋向直线的,在此前的极大部分螺旋轨道线所构成的圆锥曲面应该是扁平的。所以图一也可以改成是个象展开翅膀的飞鸟一样的扁平近似圆锥。把象飞鸟的“}”图形旋转后就象锅盖,还因存在“垂直偏差”问题,把这个扁平圆锥曲面形象地比喻成、“飞碟”、“锅盖”、“扁形圆锥”、“盘子状”等圴是形象的(如简图二)。 (} 太阳系椭圆蛋的小头 " 向银心坠落性螺旋进动着; 简图二:太阳系的行星在“}”扁形圆盘曲面上; 我濮青松自认为:一切宇宙星系圴是如此,这不是什么“巧合”,这是行星向它们的引力中心大坠落过程中必然性要走的螺旋线圈轨道所致。我们做科学研究是不相信巧合的,巧合只存在于宗教迷信之中,科学上应该要研究的是自然界一切事实之中存在着的客观的规律性。太阳系就好象有明显大小头的椭圆扁形蛋,而太阳系内的行星们应该有规律地会聚在这太阳系椭圆蛋内的扁平圆锥盘状曲面之上。 摘自 ;tid=530 2007-03-12

满意请采纳

太阳系天体地质概况

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中等恒星,以太阳这颗恒星为核心组成了太阳系,它主要由太阳、八大行星、一些矮行星、卫星及无数的小行星、彗星等组成。太阳系是地球依存的、且相距最近的天体系统,目前对其天体的地质资料也积累得最为丰富。

(一)太阳

太阳的直径为139.2×104 km,为地球直径的109 倍,体积为地球体积的130 万倍,质量为地球质量的33.3万倍,密度却只有地球密度的1/4。

太阳表面温度达6000 ℃,内核温度从理论上推测高达2000×104~3000×104℃。所以太阳上的物质不可能凝固,而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既没有岩石圈也没有水圈。

根据光谱分析,太阳大气中有73种元素。太阳最多的元素是氢,按质量占71%;其次是氦,占26.5%;氧、碳、氮、氖等气体约占2%;镁、镍、硅、硫、铁、钙等约占0.4 %以上;其余60多种元素不足0.1%。这些元素在地球上都存在。

据现代研究,太阳内部结构由表层向内可分为光球、对流区、辐射区和中心核四个圈层。中心核具有极高的压力和温度,在此环境下元素的原子结构将遭到破坏,因而发生热核反应,成为太阳能的发源地;中心核产生的巨大热能经电磁作用吸收一部分储存起来,而大部分通过辐射区送到对流区;热量在对流区以对流方式传送到光球转变为光能,并向四周辐射(表11-1)。

表11-1 太阳内部结构模式

(据李叔达,1983)

光球层是太阳表面光彩夺目的一个圈层,即通常说的日面,该层的厚度约300 km,它不断地发出光和热。在日面上可以看到物质的流动。有时有成群的黑色斑点称黑子(SUNSPOT)。黑子是光球上的旋涡,它的温度比日面温度低1000 ℃以上,因此看起来是黑暗的。黑子大小极不相等,大者直径可达59200 km。黑子的大小经常改变,位置也在不断地变动,变化周期平均是11年。太阳黑子有很强的磁性,所以当出现很多的太阳黑子时,地球上就出现极光现象以及引起地球磁场的剧烈扰动和磁暴。

(二)行星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可分为两大类。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称为类地行星,它们距太阳近,体积小,质量小,密度大,自转慢,卫星少;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称为类木行星,它们距太阳远,体积大,质量大,密度小,自转快,卫星多,多具星环。目前,人们主要对类地行星的地质特征了解较多,类木行星因距地球遥远而了解较少。

1.行星表层的地形与地质

类地行星的地形,除地球外,大都保留了原始状态,很少经过后期的改造。其显著特点是均分布有大小不等的冲击坑。水星的冲击坑较多,有年轻新鲜的、也有较老的。金星的冲击坑较少,一般直径不超过20 km。行星表面已发现的地形单元,有平原、盆地、山脉、裂谷等。水星的平原多分布在大型冲击坑之间,在水星表面至少有一个大型的多环状盆地,还发现了扇状悬崖,高约3 km,延伸长达几百千米。金星表面上有山脉,高度小,并有穿越赤道的南北向大裂谷。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人类开始用宇宙飞船探索火星,因而目前对火星表面了解较多。火星地表形态大致有如下几种类型:①环形山、环形坑及其构成的环形与多环圆形盆地:是火星上最主要的一类地表形态,小者直径数百米,大者可达几百千米,大约占火星表面一半的面积,其形成一般与不同规模的陨击作用有关,即属冲击形成(图11-2)。②火山平原和火山锥:火星表面广泛覆盖着火山岩,形成火山平原,约占其表面积的1/3;此外,还分布有大小不等的火山锥(熔岩锥),有的火山锥直径达600 km,高达3000 m(图11-3)。③“运河网”:在火星所摄得的图像中,已判别出许多又长又宽的河道,称为“运河”,其河床被认为是过去某个时期流水(或液体)作用的结果,不少“运河”都有大的曲流,并有向下游倾斜的趋势。④风成沙丘:火星上的风速可达70 m/s以上,风的地质作用十分重要,由于风蚀碎屑的沉积,形成许多沙丘,因此火星表面上风成堆积十分发育。⑤峡谷和悬崖:火星表面分布有大的峡谷,常数个相连。还分布有许多悬崖峭壁,其中不少高达2000 m,延伸达1000 km以上。

图11-2 火星表面位于西80、南50附近的环形盆地与环形山

(据W.K.汉布林,1980)

类地行星的表层物质,大多由火山岩组成,化学成分以硅酸盐为主。有的表面还有碎屑物覆盖,如水星表面覆盖有一层与月球表土相似的浮土;金星表面有一层厚度不到1m的覆盖物。

在火星和水星上,都发现有断裂系统。火星的“运河”把火星表面切割成直径500~600 km的多边形块体,最长的“运河”长达500 km,宽200~300 km,一般认为可能属于深大断裂性质。水星上的悬崖及线性构造,一些研究者也认为具有断裂的特征。类地行星的断裂大多是在星体发展的初期或稍后阶段形成的。

从类地行星广泛分布火山岩说明,这些行星天体在发展历史中火山活动普遍存在。据研究,水星的火山活动在30 亿年前已经结束,金星延续至较晚时期,而火星至今还可能有小规模的、微弱的火山活动。

2.行星的内部构造

据目前研究成果,类地行星的内部构造大体与地球相似,类木行星的内部构造了解相对较少。行星的内部构造一般均可分为星壳、星幔和星核三个圈层。但不同行星由于其演化过程不一样,其星壳、星幔和星核的厚度比及体积比是不同的。星核一般主要由较重的元素(Fe,Ni,Si,C 等)组成,密度较大;星壳一般主要由较轻的元素(Si,O,H,He等)组成,密度较小;星幔具有过渡性质。水星和金星的核可能为高温的熔融体,而火星和木星可能具有固体的核。类地行星的幔体大多为固体;它们的壳层也均为固体岩石层,且一般较地球厚(表11-2)。

图11-3 火星上的奥林匹斯火山

主火山口四周有由火山喷出物形成的陡崖,中央为破火山口

表11-2 八大行星及月球内部结构模式

(据李叔达,1983,有修改)

(三)卫星

卫星是围绕行星运行而本身不发光的天体。迄今为止,已发现火星有卫星2个,木星有16个,土星有23个,天王星有5个,海王星有2个。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与地球相距近,目前了解最多。这里主要简单介绍月球的地质特征。

1.月球的表面地形、地质特征

月球的直径大致是地球的3/11,质量约为地球的1/80,其地面引力只有地球的1/6。月球上没有水体,因而也没有河流、湖泊和海洋,全部为陆地;月球上也没有大气,基本处于真空状态。因此,月球上没有动物和植物,连细菌也难以生存。

月球上地形起伏,高差很大。它的地表形态(图11-4)主要有:

图11-4 全月球表面形态简图

1—洋、海、湾;2—岛;3—类月海;4—山链;5—山脉

(1)月海

月海地势低平广阔,是月面上大型的圆形盆地。因反照率低,平时肉眼观察为暗黑色斑块。已知的月海有22个,绝大多数分布在月球的正面(向着地球的一面)。月球正面的月海,约占半球面积的1/2。月海的直径一般为数百千米,最大的是风暴洋,直径达1740 km,面积约5×106 km2。月海面普遍比月球平均水准面低,最低的是雨海,深达6000多米。月海盆地周围,大多为环形山围绕,盆地内部也分布有不少山岭。月海的成因一般认为与大规模陨石或小行星冲击有关。因大规模陨石的撞击,形成巨大的坑穴,伴随在周围引起山崩和断层;然后因陨石冲击而诱发岩浆流溢,其表面被熔岩覆盖,遂形成了现在所见的月海盆地。

(2)月陆

月海周围的高地称为月陆,是正地形单元,因反照率强,肉眼看去比较明亮。在月球的正面,月陆面积和月海面积几乎相等。但在月球的背面,月陆面积则大得多。月陆一般比月球平均基准面高2000~3000 m,地形起伏较大,还分布有高大的山脉。月陆形成的年代比月海要老。

(3)月坑

月球上遍布环形的坑,称为月坑。直径小者几米,大者超过1 km。月坑总数在3 万个以上,其中直径超过1 km的月坑约占月球表面积的7%~10%。月坑的深度自几十米到6000 m不等,但底部很平坦,其内侧陡,外侧较缓。一般认为月坑是由陨石(或小行星)撞击而成的爆炸坑。

(4)山脉和峭壁

月球表面的山脉主要分布在月陆,山势险峻,连绵延续,长可达数千千米,一般高3000~4000 m。最高达9000 m,可与地球上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相媲美。目前在月球上已发现高度在1000 m以上的高峰300余座,其中6座高度超过6000 m,20座高达5000 m,80座高达4000 m。除山系外,月球表面还发现四条长达数百千米的峭壁。

月球表面的褶皱构造不发育,主要是月海盆地内分布的堤形隆起。有的研究者认为,可能是由于岩浆侵入使上覆岩层向上拱起而形成的。

断裂构造在月面上较为常见,已发现有延伸数百千米的深大断裂及长200~300 km的弧形断裂。月球上的断裂和裂隙,往往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主要有北东-南西和北西-南东两个方向。这两组断裂交叉发育,形成了格子状构造。月球上断裂的规模远比地球上的断裂小,这可能与月球体积小、自转速度慢(比地球慢27倍)、构造活动弱有关。

2.月球的内部构造及物质组成

通过放置在月球表面上的仪器对月震的探测,了解到月球的内部构造和地球类似,具有三层结构,即月壳、月幔和月核(图11-5)。

图11-5 地球及月球内部构造比较

月壳是月球最外面一层,厚60~65 km,大致以25 km深度为界,分为上月壳和下月壳。上月壳主要由玄武岩组成,其顶部1~2 km,为岩石碎块和月壤;下月壳由富含斜长石的辉长斜长岩及斜长苏长岩组成。65 km 以下为月幔,深度延至1000 km深处,它们的物质大致与地球的基性岩和超基性岩(橄榄岩、辉石岩和榴辉岩)相当。月球的岩石圈将近1000 km厚,包括了月壳和月幔。1000 km至月心为月核,可能部分处于熔融状态,大致与地球的软流圈相似,其温度为1000 ℃左右,据推测,月核由富含铁的硅酸盐组成。

太阳系各星球的关系,它的图谱怎么画

太阳系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其中金星的色彩为金黄色,地球因海洋和陆地存在有蓝色和黄色两种颜色,火星荧荧如火显红色,木星有大红斑和粽色条纹,而土星有大光环。

具体的建议还是搜索一张太阳系简图参考一下。

上述文章就是科灵网介绍的太阳系简图和太阳系简略图的详细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财经资讯知识,记得收藏关注我们。

标签: 太阳系简图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