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威震匈奴的是谁?
威震匈奴的是蒙恬。
蒙恬,姬姓祖籍齐国(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大秦著名将领。秦统一六国后,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之地,威震匈奴,誉为“中华第一勇士”。
在公元前215年,蒙恬就率领30万大军,日夜兼程赶赴边关。第一次交战,就杀得匈奴人仰马翻,溃散草原。公元前214年春天,蒙恬跟匈奴人在黄河以北进行了几场战争,匈奴主力受重创。最后匈奴人被彻底打败,向北边逃窜。史书上记载:匈奴人向北逃窜了七百多余里。贾谊曾形容说“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家族成员:
蒙恬的祖父蒙骜原居齐国,在秦昭襄王在位时来到秦国,后来成为上卿。到秦始皇初年成为了秦国最重要的将领之一。蒙恬的父亲蒙武作为王翦的裨将军参加了秦灭楚之战。到蒙恬时,蒙恬已经可以率领当时秦军最重要的部分北征匈奴,而蒙毅也同时做到上卿,并曾带兵。
卫青、霍去病威震匈奴讲述的是怎样的故事?
卫青出身低微,他的父亲在平阳侯曹寿家里当差。卫青长大以后,在平阳侯家当了一名骑奴。后来,因为卫青的姐姐卫子夫进宫,受到汉武帝的宠幸,卫青的地位才渐渐显贵起来。
公元前124年,卫青率领骑兵3万,追匈奴到长城外。匈奴右贤王以为汉军还离着很远,一点也没防备,在兵营里喝酒作乐,喝得酩酊大醉。卫青趁夜色,急行军六七百里,包围了右贤王。汉兵从四面八方冲进匈奴营地,打得匈奴部队四面逃窜,乱成一团。右贤王刚刚从醉意中惊醒,要抵抗已来不及了,只好带着他的几百个亲信脱身逃走。
这一仗,卫青的人马一共俘获了15万多个敌兵,其中匈奴的小王10多人。匈奴的左右贤王,只比单于低一级。这次战争,右贤王全军覆没,对匈奴单于是一个很大打击。
汉武帝得到捷报,立刻派使者拿着大将军印,送到军营,宣布卫青为大将军,连他的三个还没有成年的儿子也封为侯。卫青推辞说:“我几次打胜仗,都是部下将士的功劳。我那三个孩子还都是娃娃,什么事都没干过。要是皇上封他们为侯,怎么能够勉励战士立功呢!”汉武帝经他一提醒,就封了卫青部下的七名将军为侯。
第二年,匈奴又来进攻。汉武帝又派卫青率领六个将军和大队人马去对付匈奴。卫青有一个外甥,叫霍去病,那时候才18岁,非常勇敢,又会骑马射箭,这次也跟着卫青一道去打匈奴。
匈奴听到汉军大批人马来进攻,立即往后逃走。卫青派四路人马分头去追赶匈奴部队,一定要把匈奴主力打败。卫青自己坐镇大营,等候消息。到了晚上,四路兵马都回来了,没有找到匈奴主力,有的杀了几百个敌兵,有的连一个敌人也没有找到,空着手回来了。
霍去病还是第一次出来打仗的小伙子,才做了个校尉。他带领了八百名壮士,组成一个小队,去找匈奴部队。他们向北跑了一阵,一路上没瞧见匈奴兵士,一直赶了几百里路,才远远望见匈奴兵的营帐。他们偷偷地绕着抄过去,瞅准一个最大的帐篷,猛然冲了进去。霍去病眼明手快,一刀杀了一个匈奴贵族。他手下的壮士又活捉了两个。匈奴兵没有了头儿,四处奔逃,八百个壮士追上去又杀了两千多匈奴兵,才赶回大营。
卫青在大营正等得着急,只见霍去病提了一个人头回来,后面的兵士还押了两个俘虏。经过审问,才知道这两个俘虏,一个是单于的叔叔,一个是单于的相国,那个被霍去病杀了的论辈分还是单于的爷爷一辈呢。
18岁的霍去病第一次参加作战,就逮住了匈奴的两个将官,功劳不小,战斗一结束,就被封为冠军侯。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又封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从陇西出发,进攻匈奴。霍去病的兵马跟匈奴接连打了6天,匈奴兵抵挡不住,向后败退。霍去病和他的骑兵越过了燕支山(在今甘肃永昌西部),追击了1000多里地。那边还有不少是匈奴的属国,像浑邪(在今甘肃省境内)、休屠(在今甘肃武威北部)。汉兵到了那里,俘虏了浑邪王的王子和相国,把休屠王祭天的金人也拿来了。
汉武帝为了慰劳霍去病,要为他盖一座住宅,霍去病推辞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为了根除匈奴的侵犯,到了公元前119年,汉武帝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再次派卫青、霍去病各带5万精兵,分两路合击匈奴。卫青从定襄郡出塞,穿过大沙漠,行军1000多里,匈奴的伊秩邪单于亲自率领精兵严阵对抗。
双方展开了一场大会战。激战到夜幕降临的时候,沙漠上突然刮起一阵狂风,夹着沙砾,吹得天昏地黑。卫青顶着狂风,冒着扑面的沙砾,命令骑兵分左右两翼夹攻。伊秩邪单于招架不了,带了几百骑兵向北突围逃去。卫青一直追到秩颜山下的赵信城,这时,匈奴兵已经逃走,城里贮存了不少粮草。卫青让兵士们饱餐了一顿,把多余的积粮烧了,才胜利回师。
另一路,霍去病也横越大沙漠,前进2000多里,大破匈奴左贤王的兵马,一直追到狼居胥山(在今内蒙古原西北黄河北岸下),在那里立了一块石碑留作纪念。
这是汉朝规模最大、进军最远的一次追击。自那以后,匈奴撤退到大沙漠以北,匈奴人就不敢来沙漠南面侵犯了。
威震匈奴的是谁呢?
威震匈奴的是卫青。
卫青,一生七次出击匈奴,收取河南,使“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卫青前后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最终击溃匈奴主力,使其十余年不能南下。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卫青自身的天赋与能力是绝对值得肯定的。而且,他随行皇帝左右,听闻朝政,学习军略也自是十分刻苦。
卫青的生平
卫青是我国汉朝的著名将领,他本性郑,冒用母性卫,字仲卿,河南平阳人。母亲卫温,是平阳公主的女奴,卫青从小给人家做牧童,受尽苦楚,成年后又做平阳公主的骑奴,公主出行时,他骑马相随。后来她的姐姐被选入宫,得到武帝宠幸,他才被提升为太中大夫,由于他精于骑射技术,常随武帝外出围猎,很得皇帝赏识。
公元前106年底,默默生活了近14年的卫青逝于家中,时年近50岁。刘彻下诏将其葬于自己已建就的陵墓茂陵东北,和霍去病的墓相毗连,让把墓冢修成像穹庐和山丘的形状。
戍边威震匈奴之胆的“苍鹰”郅都最后是怎么死的?
汉景帝时期的名臣“苍鹰”郅都,在朝执法不畏宗室权贵,戍边威震匈奴之胆,到头来却免不了被窦太后砍了脑袋。
西汉王朝政权建立之初,就存在着一个尾大不掉的问题:外戚强势,母后干政。郅都横死就是这个问题引发的。
1、郅都因为什么得罪窦太后
汉景帝年少时喜欢微服私访,在京城遇到齐国女子栗姬。栗姬绝色艳丽,能歌善舞。于是汉景帝把栗姬带回宫,封为孺子,倍受宠爱。此后栗姬先后生下3个儿子:刘荣、刘德、刘阏于。等到栗姬失宠,连累刘荣也失去太子之位,被废为临江王。
原本接班当皇帝,如今被贬,刘荣就在封地大搞土木工程,5年后因侵占宗庙修建王宫,被押往京城受审,审判官正是中尉郅都。刘荣想得到书写工具,给汉景帝上书谢罪,郅都却不予提供。魏其侯窦婴派人悄悄送给刘荣刀笔,刘荣上书谢罪后自杀于中尉府。
亲孙子、前太子自杀,窦太后没法找儿子汉景帝算账,只好把怒气撒向郅都,人是死你的府上,不提供刀笔,审讯严苛,这太不把皇家子弟放眼里了,就要求治罪郅都并罢免了他的官职,责令他回家。
2、西汉有母后干政的传统
西汉的建立,刘邦发妻吕后劳苦功高,在刘邦死后她也成为事实上的女皇,儿子汉惠帝就是一个摆设。等诸吕被铲除,周勃、陈平迎立了汉文帝刘恒。但从汉文帝的母后薄太后开始,到汉景帝母后窦太后,她们仍旧喜欢干预朝政。
周勃受诬陷入狱,薄太后直言:周勃在诸吕作乱时手握玉玺,统率北军,那时不造反,现在被贬到小县城却要造反吗?迫使汉文帝赦免了周勃。
七国之乱中,吴楚两国因造反被灭,汉景帝想续封他们的后代为王,被窦太后挡住:吴王是元老,理应成为王室表率,却带头造反,为什么要续封他的后代?迫使汉景帝放弃续封吴国,只给楚国后代封王。
3、郅都之死也是母后干政的结果
尽管薄太后、窦太后没有同吕太后一样大权独握,但干政习惯与吕太后一脉相传。在窦太后眼里,是郅都害死刘荣,必欲制死地而后快。汉景帝无奈,就让郅都离开京城,任雁门太守。匈奴听说郅都上任,兵马远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
史载,匈奴制成郅都模样的木偶,让骑兵射击,因为恐惧竟然无人能射中。躲到边关的郅都也难免一死,为此汉景帝曾经给他解脱罪名:“郅都是忠臣。”窦太后反驳道:“临江王难道不是忠臣?”一句话,“苍鹰”郅都只好命赴黄泉。
窦太后杀了儿子汉景帝的大臣郅都,等汉景帝死了,孙子汉武帝即位,她又杀了两个大臣。汉武帝即位之初任用王臧、赵绾,崇尚儒学,不事黄老。赵绾上奏说,不要把政事上报东宫。窦太后得知后大怒,迫使汉武帝斩杀二人。
雄才伟略的汉武帝,继位之初受太皇太后的干政,此后还继续受母后的干政。窦婴、田蚡因为灌夫生死问题廷堂辩论,王太后在东宫不吃饭,放出言来:我还健在,就敢如此对待我的弟弟……无奈,汉武帝只好杀掉了窦婴。
郅都、王臧、赵绾、窦婴等人,都是西汉母后干政的牺牲品。西汉立国提倡黄老学说,讲究孝道,身为皇帝自然要成为孝道的第一践行人,所以当母后干政时,皇帝也只能选择服从母后。
作战凶狠威震匈奴是谁?
李广。
元光六年,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元狩四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回朝后自杀。
李广为将廉洁,常把自己的赏赐分给部下,与士兵同吃同饮。他做了四十多年俸禄二千石的官,家里没有多少多余的财物,始终不谈购置家产的事,深得官兵爱戴。
后世地位
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前将军北平太守李广”。及至宋代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李广,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李广亦位列其中。
威震匈奴、鲜卑和契丹的猛将,都是如何打败他们的?
在中国古代史中,英雄辈出,有三位猛将,以勇猛善战,武艺高强著称,威震敌胆,一位威震匈奴,一位威震鲜卑,一位威震契丹,敌人一见到他们,就害怕,远远避开,这三位猛将分别是谁呢?
第一位,飞将军李广。
李广是西汉名将,精于骑射,武艺高强,非常勇武,在战场上以勇猛善战著称,当然,个人武艺非常之高,曾一箭射在石头中,箭法高超,留下“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的美名。
但是,李广带兵打仗,稍微差那么一点点,但这并不影响李广的名声。
当时,匈奴是非常强大的,匈奴的骑兵,非常厉害,但是,匈奴人非常害怕李广,他们称呼李广为“飞将军”,李广在右北平防守的时候,匈奴人就远远地避开,数年不敢来犯。
《史记 李将军列传》记载: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有一次,李广打了败仗,被匈奴人抓住了,匈奴人将李广放在两匹马之间的网子上,李广闭着眼睛,等待时机,行军过程中,李广找到一个机会,突然跃起,推掉了战马上的匈奴骑兵,骑马就跑,匈奴骑兵在后紧追不舍,李广回身射箭,箭不虚发,一箭射倒一个,射倒了几个追兵之后,匈奴人不敢再追了,李广得以逃回。
然后,在李广最后一战中,因为迷路,错过了围剿匈奴大军,导致被大将军卫青派人问责,李广不堪受辱,拔刀自杀了。
一代名将,就此陨落,从此留下“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慨叹。
第二位,白马义从公孙瓒。
公孙瓒是汉末群雄之一,也是一位猛将,善于使双头铁矛,武艺高强,公孙瓒不仅武艺高高,而且,相貌俊美,他强硬对抗北方游牧民族,因为作战勇猛,威震敌胆。
有一次,公孙瓒跟随数十名骑兵,在外巡逻关塞,突然,他与数百名鲜卑骑兵遭遇,公孙瓒见此情况,立即退到空亭对随从说,如果我们不主动进攻他们,必然会被杀。
于是公孙瓒身先士卒,率先手执长矛,冲入鲜卑人的队伍,杀死杀伤数十人,这一战,虽然公孙瓒等人幸免于死,但自己也损失一半士卒。
不过,此战,让鲜卑领教了公孙瓒的厉害,鲜卑人以此为戒,再也不敢轻易进犯关塞。
《三国志 公孙瓒传》记载:尝从数十骑出行塞,见鲜卑数百骑,瓒乃退入空亭中,约其从骑曰:“今不冲之,则死尽矣。”瓒乃自持矛,两头施刃,驰出刺胡,杀伤数十人,亦亡其从骑半,遂得免。鲜卑惩艾,后不敢复入塞。
公孙瓒手下有一支精锐的骑兵,号称“白马义从”,非常厉害。
《后汉书》记载: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白马义从后扩充成相当规模的部队,一时威震塞外,乌桓“乃画作瓒形,驰马射之,中者辄呼万岁,虏自此之后,遂远窜塞外。”
可惜的是,在界桥之战时,公孙瓒的白马义从碰上了他的克星麴义,白马义从就此覆灭。
建安四年(199年),公孙瓒因为刚愎自用,与袁绍交战失利,后兵败登上高楼自焚,非常惨烈。
第三位,杨无敌杨业。
杨业是北宋名将,武艺高强,精于骑射,勇猛善战,智勇双全,号称“无敌”。
当时,契丹人非常强大,但是,契丹人非常害怕杨业,只要看到杨业的旗子,立即逃走,避开杨业。镇戍边疆的主将大多嫉妒杨业,有人上书诬告杨业,但是,宋太宗看到后,从不多问,还把上告杨业的奏章封好,交给杨业,以表示对杨业的信任。
《宋史·杨业传》 记载: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帝览之皆不问,封其奏以付业。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杨业在雁门关之战中,大破辽军,让契丹人知道了杨业的本事,杨业从此威震契丹。
然在,雍熙三年(986年),杨业随军北伐,契丹兵力很强,宋军兵力少,当时,监军王侁威逼杨业出兵,以少敌多,杨业无奈,只好带兵出征。
在陈家谷口,事先安排好的援军居然被王侁撤走了,而主帅潘美居然无法制止,导致杨业孤军奋战,杨业亲手杀死了一百多敌人,最后,战马受伤,马不能行,杨业被俘,绝食三天而死。
一代名将,没想到被自己人坑死了。
当然,中国古代史中,威震敌胆的,远不止这三位猛将,只是这三位比较出名,故列出。
上述文章就是科灵网介绍的因作战凶狠而威震匈奴的是谁和汉代的谁抗击匈奴,威名远扬的详细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财经资讯知识,记得收藏关注我们。
标签: 因作战凶狠而威震匈奴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