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人物关系图(三皇五帝人物关系图 高清)

笑笑 306 0

三皇五帝是哪几个人,三皇五帝都是哪些人?

三皇五帝都是哪些人?

三皇五帝是指太古时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他们为“皇”或“帝”。“三皇”按照流传最广的是:伏羲、神农和轩辕。五帝则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三皇五帝具体指哪些人?有什么关系?

三皇五帝 中国最早的古史系统。中国的古史传说中,到战国时期形成几种“五帝”说;战国末始有“三皇”一词,到汉代才形成几种置在五帝前的“三皇”说。 “皇”的原义是“大”和“美”,不作名词用。战国末,因上帝的“帝”字被作为人主的称呼,遂用“皇”字来称上帝,如《楚辞》中的西皇、东皇、上皇等。时又有天皇、地皇、泰皇之名,称为“三皇”。在《周礼》、《吕氏春秋》与《庄子》中也始有指人主的“三皇五帝”,《管子》并对皇、帝、王、霸四者的不同意义作了解释,但都未实定其人名。 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秦始皇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无比,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基本上,无论是按照神话传说,还是史书的记载,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三皇有五说,五帝也有五说。 【三皇】 ①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 ②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 ③伏羲、祝融、神农(同上); ④伏羲、神农、共工(同上); ⑤伏羲、神农、黄帝(《古微书》)。 最后一种说法由于《尚书》的影响力而得到推广,伏羲、神农、黄帝成为中国最古的三位帝王。此外,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王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五帝】 ①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 ②庖牺、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 ③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 ④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⑤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伪《尚书序》);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这一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

三皇五帝中的五帝是哪五位?黄帝应该是三皇中人,尧舜禹应该是三王

根据古籍记载,三皇五帝各不相同:

1、三皇

(1)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

(2)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3)伏羲、祝融、神农;出自《风俗通义》

(4)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

2、五帝

(1)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

(2)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3)伏羲、祝融、神农;出自《风俗通义》

(4)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

扩展资料:

“帝”原指五方上帝,战国后(有说是两汉)才附以人间历史人物之名替入。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

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为五方神,即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皞、北方颛顼、中央黄帝;而唐贾公彦疏《周礼·天官》“祀五帝”,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

后世增补的“五帝”分别有如下不同说法:

1、黄帝(轩辕)、青帝(伏羲)、赤帝又叫炎帝(神农)、白帝(少昊)、黑帝(颛顼)。至于五位古帝,说法也各异,一般认为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2、《世本》、《大戴礼记》、《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

3、《礼记·月令》以大皞(伏羲)、炎帝、黄帝、少皞(少昊)、颛顼为五帝。

4、《尚书序》、《帝王世纪》则视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尧、舜为五帝。

三皇五帝是指哪几个人

三皇五帝都指的是谁?

三皇五帝中三皇指哪三个人

三皇五帝

(公元前1.5万年—公元前2225年)(三皇为伏羲(太昊)、神农(炎帝)、轩辕(黄帝亦称有熊氏)。五帝为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及帝舜有虞氏.) 《史记》上对“三皇”未作记载,所记“五帝”为:黄帝、颛顼、喾、尧、舜。 三皇:"天皇”、“地皇”、“人皇”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一般认为他们应该属于蒙古人种。基本上,无论是按照神话传说,还是史书的记载,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三皇有五说,五帝也有五说。 三皇燧人、伏羲、神农 伏羲、女娲、神农 伏羲、祝融、神农 伏羲、神农、共工 伏羲、神农 、黄帝 最后一种说法由于《尚书》的影响力而得到推广,伏羲、神农、黄帝成为中国最古的三位帝王。 此外,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王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编辑] 五帝黄帝、颛顼(zhuan\xu)、帝喾、尧、舜 宓戏(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 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黄帝、少昊、颛顼、喾、尧 其中第四种说法最为流行。 古代三皇五帝指哪几个人

三皇五帝”是先夏文化时期神话传说和历史考古资料参半的人物,比较通行的说法是:三皇为伏羲、女娲、神农;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这些指上古帝王。 “三皇五帝”也作“五帝三皇”。唐朝人释贯休在《少年行》中说:“稼穑艰难总不知,五帝三皇是何物?”《晚清文学丛钞〈传奇杂剧卷〉·伤时子》中说:“华胄遥遥,都是此五帝三皇胤。” “三皇五帝”的活动区域基本上都在黄河中下游,也都集中在河南境内。“三皇五帝”时期,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先民大都进入部落联盟的时期,氏族社会即将解体,“三皇五帝”就是这一历史时期通过传说保留在古文献中的英雄人物。 司马贞《史记索隐》记载:“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 轩辕丘在今新郑市西北。这句话是说, 黄帝作为中国氏族社会末期部落联盟的酋长,因所居之地,号轩辕氏。这个部落联盟,后来发展成为华夏民族的前身,因此,黄帝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中华民族奉“黄帝”为自己的祖先之一,传说,颛顼、帝喾、尧、舜、禹都是黄帝的后裔。 黄帝故里,在新郑市区轩辕路上。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几经毁建,明清时修缮。清康熙年间,新郑县令徐朝柱立有“轩辕故里碑”。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缅怀始祖功德,新郑市人民 *** 对黄帝故里景区进行了扩建。广场区有:姬水河拱桥、乾坤浮雕圆盘、千年古树;故里区中的故里祠正殿,塑有轩辕黄帝像;鼎坛区有:甬道铭文、56个民族图腾柱、鼎坛及回廊,鼎坛安放九鼎,皇帝宝鼎置于鼎坛中央,为天下第一鼎。 太昊伏羲的陵墓在淮阳县。据文献记载,春秋时已有陵墓,汉代在灵前建祠,宋太祖赵匡胤诏立陵庙,明太祖朱元璋曾亲临祭祀。明清两朝代对陵园屡加修缮。伏羲陵高20余米,周长150米。园内古柏参天,碑刻林立。 颛顼与帝喾的陵墓在内黄县梁庄乡硝河西岸。传说,最初仅为两座陵墓,唐代大和四年,陵前建起大殿五间,大殿内塑二帝像,殿外东南有碑林。元代初又在陵园四周修砌了砖墙。清代宣统年间,陵园被风沙掩埋。现在仅见一大沙岗和两座石碑,一座上面书写着“颛顼陵”,另一座为“帝喾陵”。

三皇五帝指哪几个人

三皇五帝都指的是谁?

三皇五帝指哪些人

三皇五帝是指太古时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他们为“皇”或“帝”。“三皇”按照流传最广的是:伏羲、神农和轩辕。五帝则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都是(115)

三皇五帝人物关系图(三皇五帝人物关系图 高清)-第1张图片-科灵网

三皇五帝分别是谁

我国传说中关于最古老的一些帝王,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一般以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为三皇,以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人物。 

三皇五帝,是“三皇”与“五帝”的合称。原始意义上的三皇是指远古三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后增补伏羲氏等作为“三皇”。原始意义上的五帝是指远古五方上帝,后增补黄帝公孙轩辕(也称姬轩辕)等五位上古部落首领作为“五帝”。

后期增补的后三皇五帝在不同著作中分别有不同的说法:

三皇:

1、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

2、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3、伏羲、祝融、神农,出自《风俗通义》。

4、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

5、有巢氏、燧人氏,出自《庄子》、《纲鉴易知录》。

五帝:

1、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出自《吕氏春秋》。

2、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出自《大戴礼记》。

3、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出自《资治通鉴外纪》。

各个三皇五帝的简史:

1、天皇氏。

别号天灵、防五、天雾。姓望,名获,字文生;“五龙”之首;以木德王天下。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其继盘古治所在良渚古城中的莫角山台址上。前9684---前7884年在位,天皇氏为创世大神盘古氏之子,地皇氏之父,开天辟地之后的首位中国部落首领。(一说天皇氏即伏羲氏,与地皇神农氏、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2、地皇氏。

天皇氏之子、矩灵氏之夫、人皇氏之父,“五龙”之一。前7884----前608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龙门、熊耳之山岳(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熊耳山一带)。一说地皇氏即神农氏,与天皇伏羲氏、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3、人皇氏。

简称“人皇”,又称“泰皇”;亦曰居方氏。人皇氏为地皇氏之子,提挺氏之父。前6084----前472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遗址。一说人皇氏即女娲氏,与天皇伏羲氏、地皇神农氏并称为“三皇”。

4、提挺氏。

又号黄神氏。前4724----前469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淮河流域,具体地点不详。提挺氏为人皇氏之子,通姓氏之父。另外据传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复姓钟离,名权。东汉时人,故称汉钟离)即为提挺氏转世。

5、通姓氏。

又号皇覃氏、离光氏。前4694----前466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中国南方(今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一带)。通姓氏乃提挺氏之子,有巢氏之父。

6、有巢氏。

号“大巢氏”。位列五氏之首,华夏族人。祖籍在今巢湖流域;建立古巢国,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居住在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带,后迁徙至山西省兴县石楼山一带。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出生地在苍梧,立都河南舞阳。也有史学家认为有巢氏生籍在山东、四川、内蒙古、云南、湖南等地。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有巢氏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创了巢居文明。有巢氏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和“文明的领航者”。

7、燧人氏。

又号燧皇,定都于燧明(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河北省保定市(今河北保定南庄头遗址)。燧人氏为燧明国国君,为有巢氏之子、华胥氏之夫、伏羲氏与女娲氏之父。前4464----前4354年在位,燧人氏是中国迄今为止有史可考的第一位个体部落首领(非部落联盟首领)。燧皇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境内,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为久远的帝王陵墓。

8、华胥氏。定都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华胥氏为燧人氏之妻,伏羲氏与女娲氏之母。在位年限不详,可能与燧皇共治。燧人氏之后由伏羲氏继位。华胥陵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华胥山,一说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

9、伏羲氏。

又号羲皇、太昊、青帝。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前4354----前4239年在位。伏羲氏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在燧人氏之后继位。一说伏羲即为天皇氏。传说太昊伏羲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

10、女娲氏。

又号娲皇氏,前4239—前4109年在位。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11、朱襄氏。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又号称飞龙氏,在伏羲氏之后即位。与女娲氏共治天下,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赢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以定群生。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12、神农氏。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又号农皇、赤帝、烈山氏。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前4109----前3579年在位,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首次统一中华。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13、有熊氏。

即黄帝,又号轩辕。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陵墓位于河北涿鹿,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14、青阳(氏)一世。

即少昊,又号白帝、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黄帝之后继位,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前2395----前2322年在位,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15、高阳氏。

即颛顼,又号黑帝、玄帝。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后迁都于商丘,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16、高辛氏。

即帝喾,前2245—前2176年在位。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17、青阳(氏)二世。

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陶唐氏。

即尧,前2168----前2095年在位。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他。另外,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有虞氏。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夏后氏。

夏后禹,即大禹,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24、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25、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26、帝喾。

帝喾,姓姬,名俊,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蟜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舜,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太皞。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皞。太皞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皞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皞配金,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故称太皞。皞,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皞。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陶、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皇帝的含义:

1、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丁有火德,其人凤凰。故皇乃龙凤合体,尊贵无比。

2、帝。人皇之妻丁生有一子,曰戊,戊娶癸,癸+戊=帝,合文曰帝。丁生戊,曰“成”,故名成汤,成汤也自称武王,成汤生于任城,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其人土德。

3、夏。帝之子曰甲,娶妻己,己+甲=夏。

4、殷。夏之子曰庚,娶妻乙,乙+庚=殷。殷朝与早期商朝不同,是盘庚迁都后建立的,盘庚为了突出自己的地位,迁都后自称“殷”。

5、商。殷之子曰丙,娶妻辛,辛+丙=商。商朝建立的较早,燧人氏在商丘建立的,属于早商。

一张图看懂五帝人物关系图 五帝关系到底如何

五帝分别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帝之间的人物关系是,黄帝是颛顼的爷爷,是帝喾曾祖父,因此颛顼是帝喾的叔父。而尧是帝喾的儿子,所以尧也也是黄帝的玄孙,如果尧遇到颛顼要喊一声叔公。相比之下,舜的辈分就十分低下,尧是舜的堂高祖父,所以尽管五帝传位是使用禅让制,但是让来让去还都是一家人。

一、五帝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五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中国的各族儿女不会忘记自己是华夏儿女,是炎黄子孙。黄帝是三皇五帝中的一员,他作为当时华夏族部落的首领,带领人民播撒农耕,养殖畜牧,开垦一片又一片荒辽的土地,在希望的田野上种下一颗又一颗粮食。

黄帝的大臣仓颉造字,从此象形文字诞生,中华民族的汉字是世界上最有诗意、画意、美感的文字。神农氏尝百草,开启中医药的先河,总之没有五帝的辛勤付出,就没有当今中华儿女的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景象,离开了五帝的知识传播,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就不会如此的灿烂辉煌,五帝是每一个中华人不能忘记的祖先,更是许许多多炎黄子孙内心的信仰。

二、五帝和大禹的关系

虽然大禹并不是三皇五帝之一,但是大禹和五帝是直系亲属,众所周知,大禹是夏朝的奠定者,舜在去世之前将自己的位置禅让给了禹,其实舜只是把首领的位置禅让给了自己的堂曾祖父,禹是颛顼的孙子,是尧的堂弟,当大禹看到黄帝的时候还要叫一声高祖父好。

虽然夏朝之前王位的传递使用禅让制,夏朝开始一直到清朝结束使用的是世袭制,但是总体来说,五帝的王位也都传递给黄帝的直系亲属都没有流落到他人的手上,每一个中华儿女永远都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先五帝,要时时刻刻铭记自己是炎黄子孙。

中国神话人物关系图谱

本文的神话人物以道教为主线,仅为粗略排序,欢迎大家补充。  

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关系图,本神话人物很多以道教为主线,仅为粗略排序,欢迎补充。  

师傅:创始元灵(创始元灵成为宇宙间唯一的一个“清醒者”,另一种说法是盘古、伏羲、东皇太一、烛龙、女娲、西王母都是创世创始元灵,我不太赞同这个说法,起码盘古是在鸿钧老祖之后才出现的) 收四个徒弟:

1.鸿钧老祖、2.混鲲祖师、3.女娲娘娘 4.陆压道君   

鸿钧道人——为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的师傅。正所谓“先有鸿钧后有天”,鸿钧道人有个门童就是后来的“昊天”,也就是玉皇大帝。 但是也有不同说法,认为是元始天尊所化生。

混鲲祖师——大弟子名唤接引道人,二弟子名唤准提道人,创立西方教接引道人后来转世成为释迦摩尼佛  准提道人后为菩提老祖,孙悟空的师傅。 

女娲娘娘——大家很熟悉,不过女娲是按照小师弟陆压的样子造人的。女娲是人首蛇身。 

陆压道君——散圣仙,“鸿钧老祖第一仙,弟子盘古初开天。先有鸿钧后有天,陆压道君还在前。” 

鸿钧道人门下四徒。  太上老君:道教,元始天尊:阐教,通天教主:截教  在封神榜中,截教很多门人都被杀死,进入了封神榜,后来成为天庭中的神。(神比鬼可怕多了) 

在此特地要提及元始天尊,有种说法是盘古是元始天尊前身。那个时候叫:元始天王。偶遇太元玉女,生有1.原始天妖2.东王公(东华帝君,所有男仙之首)   3.西王母(所有女仙之首)4.元始天王进入太元玉女口中,转生出元始天尊。    

天庭原为妖族掌控。因为上古巫妖之战巫妖二族损失惨重,巫族十二祖巫陨落其十一,大巫亦陨落十之八九;妖族两位妖皇(帝俊、东皇太一)以及诸多妖族大圣全部陨落,十不存一。至此巫妖二族退出洪荒舞台。鸿钧道祖命自己门下道童(即玉帝)执掌天庭。  

玉皇大帝:叫做昊天,或者张百忍,全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上帝”,玉皇大帝是四御之首,称昊天金阙至尊玉皇上帝,居太微玉清宫,又称通明天宫。玉皇被道教称为众神之王,是元始天尊所化生,道经中所说玉皇居昊天金阙弥罗天宫,妙相庄严,法身无上,统御诸天,综领万圣,主宰宇宙,开化万天;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万物,济度群生;权衡三界,统御万灵,而无量度人,为天界至尊之神,万天帝王。玉皇,人们通称为玉皇上帝,玉皇大帝。玉皇总管三界(天上地下空间)十方(四方、四维、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狱、畜生、恶鬼)的一切阴阳福祸。每年腊月二十五,玉帝都要亲自降圣下界,亲自出巡视察各方面的情况。经便考察众生道俗的善恶良莠、赏善罚恶。正月初九为玉皇圣诞,俗称“玉皇会”。

西王母

西王母也是中华上古神话中一位大母神。其尊号有:“太虚九光龟台金母元君”。《列仙全传》卷一称她为龟台金母。以西华至妙之气,化二生于伊川。姓缑(gou)(一作何一作杨)讳回,字婉妗。一字太虚。治昆仑西北隅,民间称之为西王母,而后经过多方面的演变,至道教创立后,西王母被纳入其神系,成为道教至高的女神。东晋葛洪在《枕中书》中称其为元始天王与太玄圣母通气结精后所生之女,号曰:”太真西王母“,是西汉夫人,”所治群仙无量也“。后来《十今图书集·神异典》卷二二二又称她是”西华至妙之气“而化生,”生而飞翔,以主毓神元奥于渺茫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气,结气成形“。而成太阴直径,女仙之宗,与太阳之精东王公相配,”共理二气,而育养天地,陶钧万物矣“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登仙者,得道者,咸所隶属。凡是世上成仙之人,进入天庭,都要先见西王母,后谒东王公,才能进入三清境,拜见元始天尊,注意,按记载西王母与玉皇大帝不是夫妻,可以说是同事。

元始天尊弟子: 1.广成子。2. 黄龙真人。3.太乙真人(哪吒师傅)。4.文殊广法天尊。(后成文殊菩萨) 5.慈航道人。(后成观世音菩萨) 6.道行天尊。 7.赤精子。8.惧留孙。(后入释成佛)9.灵宝大法师。10.普贤真人。(后成普贤菩萨) 11.玉鼎真人(二郎神杨戬的师傅)。 12. 清虚道德真君。外加南极仙翁 和仙鹤童子      

通天教主弟子:鸿钧老祖赐他诛仙四剑及诛仙阵图。收有徒弟赵公明(财神)、多宝道人、金光圣母、龟灵圣母、长耳定光仙(欢喜佛)、乌云仙、金光仙(观世音的坐骑)、灵牙仙(普贤坐骑)和火灵圣母等,通天教主牺牲很大,提供了绝大部分的天庭神仙)  

三皇五帝时代:大部分的意见是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称为“三皇”,     少昊、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帝(唐尧)、舜帝(虞舜)称为“五帝”     这些说法起源于春秋战国。      

《山海经》四方之神东方句芒、南方祝融、西方蓐收、北方禺疆。            

在此期间颛顼跟水神共工(据说也是炎帝后代)战斗,(也有说法是共工与火神祝融战斗,水火不容吗)。争夺帝位,水神落败,一怒之下撞到不周山。天开始倾斜漏水,后来女娲补天。于是炼出五色石补好天空,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人类始得以安居。           

在此再提及一下,很多神也是来源于现实的人的,后来神话了就不得而知了,我想中和说法,在混沌的时候是有很多小神的,转世到人间来,再后来依旧回归神性。比如:  后土为共工之子。此时记载均为男性,而后土是盘古之后诞生的第三位的大神,继后土之后才是人类的创造者-女娲。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神,简称“后土”,俗称“后土娘娘”。与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台,为主宰大地山川的的女性神。后土还有个很著名的子孙---夸父     帝喾“以句芒为木正,祝融为火正,蓐收为金正,玄冥为水正,后土为土正。是五行之官分职而治帝喾“以句芒为木正,祝融为火正,蓐收为金正,玄冥为水正,后土为土正。是五行之官分职而治。

 中国有太阳女神,这位太阳女神名叫羲和。《山海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东海之外,甘泉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羲和,为帝俊之妻,是生十日,常浴日于甘渊。” 也就是说,羲和国中有个女子名叫羲和,她是帝俊之妻,生了十个太阳。“太阳之母”这是关于羲和的传说之一。

中国的月亮女神应该为太阴星君。《山海经》帝俊之妻常羲生下了十二个月亮,月中还有嫦娥,月老,吴刚等等~~ 

八仙:一、铁拐李,二、汉钟离,三、蓝采和,四、张果老,五、何仙姑,六、吕洞宾,七、韩湘子,八、曹国舅。

据《八仙得道传》记载,铁拐李,乃太上老君徒弟,八仙之首,很多都是他度化的。 张国老是蝙蝠精,历经N多年才得到的。吕洞宾是八仙形成的核心人物,道教称之为吕祖,说是东华帝君下凡的,功夫最高了,不过《八仙得道传》为后期道教教化人所著。     

三皇五帝人物关系图(三皇五帝中的五帝除了炎帝和黄帝)

在远古社会,人们对于大自然所发生的各种奇特现象产生了巨大的惊奇之感。例如风雨雷电引发森林中弥漫的熊熊烈火,再比如日月星辰的交替运行等等...但是远古时期的人们对于这些现象虽感到惊奇但是却得不到解释,于是便认为它们都是有生命的东西,管它们叫做神。自然,在他们的认知中,整个世界都是由神来统治的,于是便渐生出神话传说。

在汉代初年的《淮南子》当中曾出现过五方天帝,远古时期的人们长时间认为世界是由着五位大神共同统治的,即: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属神句芒;南方天帝炎帝神农氏,属神祝融;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属神蓐收;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属神玄冥;中央天帝黄帝轩辕氏,属神后土。

其中炎黄二帝,基本上人尽皆知,传说中他们本是兄弟,出自同一部落,后来成为两个敌对部落的首领,二人展开了阪泉之战,黄帝击败炎帝,再往后两个部落渐趋融合,成为了华夏族。汉朝以后称为汉人,唐朝以后称为唐人。炎黄二帝也就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始祖。可是除了炎黄二帝之外,我们似乎对其他三位知之甚少,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其他三位天帝。

图1 炎黄二帝雕像

第一,东方天帝太昊伏羲氏。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列子·黄帝篇》有言:“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距)齐国(中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

翻译过来就是说,在中国西北几千万里的地方,有个华胥氏之国,距离之远,你用什么办法都到不了,并且 那个国家 没有政府,没有首领,但人们却依旧生活的安然自得。俨然现代我们口中的乌托邦。

就在这个国家有一个叫做“华胥氏”的姑娘,女孩嘛,天性喜欢逛街,有一次逛着逛着就到了一个叫做“雷泽”的大沼泽之地,突然发现了在沼泽旁边有一个巨大的脚印,在女性天生的好奇心驱使之下,姑娘就用脚丫子踩了一下,这不踩不要紧,一踩之后如遭雷击,不久之后便怀孕了,大着肚子十二年后生下了一个儿子,便是伏羲。这就是《太平御览》中:“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伏羲)。”的传说。

图2 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

传说中的伏羲是人面蛇身或者龙身人首,除去之前我们所说过的伏羲女娲造人说之外,伏羲对人类还有着诸多重大贡献。

《易·系辞下·传》记载:“包牺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是说伏羲曾画八卦,包括了天地万物的种种情况,人们便拿它来记载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

《潜夫论·五德志》:“结绳为网以渔。”则记述了伏羲将绳子编织成网教人 打渔 。

《绎史》记载:“芒氏作罗”,乃是说伏羲属神句芒仿照伏羲结绳为网的做法,做成罗网,教人捕鸟。

此外还有伏羲取火之说,等等...可见伏羲不愧为中华上古人文始祖。

图3 少昊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西方天神

第二,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

东晋时期的志怪小说集《拾遗记》中记载:仙女皇娥原本是天宫中的织布女,可是天宫寂寞,小女生渴求见一见外面的世界,于是就经常乘坐木筏到银河上游玩,一次一直划到了西海边的穷桑树下,邂逅了一个风流倜傥的美男子,这个少年自称是白帝之子,又叫做金星。二人经常相约调笑玩耍,日久生情,后来皇娥生下了儿子少昊。

少昊长大成人之后,曾在东方海外建立了一个国家,叫做少昊之国。少昊之国极为特殊,因为他的百官全都是各种各样的鸟儿,可以说是一个鸟的王国。后来不知道过了多久,少昊带着他的一个名叫该的儿子,作为自己的属神(金神蓐收),回到西方,成了西方天帝。而他的另外一个鸟身人脸的叫做重的儿子则成了东方天帝伏羲的属神(木神句芒)。少昊的部落后来因为少昊娶妻凤鸿氏而改以凤凰作为图腾,这就诞生了原始的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之一。

据说,少昊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儿子,也就是四凶之一穷奇,在此我们暂不赘述。

图4 颛顼(zhuān xū)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

第三,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

颛顼,乃是黄帝曾孙,据《山海经》记载,黄帝妻子嫘祖生子昌意,昌意大概是不学好,黄帝看不上这个儿子,便把他打发到若水(今四川境内)居住,生了韩流,韩流娶了淖子氏的女儿做妻子,生了颛顼。(《山海经·海内经》:黄帝妻嫘祖生昌意 ,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当然,大部分认为颛顼乃是昌意之子,黄帝之孙。

颛顼长大以后做了北方天帝,属神乃是海神兼风神玄冥,后来大概是黄帝看颛顼办事很能干,于是便将中央天帝的宝座一度传给颛顼,叫他代行神权。

我们平时听说颛顼时总是和另一位大神有关,那就是水神共工,据说二人曾争帝位,爆发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最终以共工的失败而愤怒的撞上不周山而告终。这便是共工怒触不周山的传说。

图5 九州山川

据说,颛顼曾制历法,汉初的历法基本便是沿用秦以来的颛顼历,后来汉武帝时才创立了新的太初历。

据《乾隆御批纲鉴》记载,中国九州的建制也始于颛顼。黄帝虽然统一了中原,但是和蚩尤部落长期对立。直到颛顼,才形成了各民族的统一。在此基础上,颛顼确定了兖,冀,青,徐,豫,荆,扬,雍,梁九州的名称和分管区域,九州至此初具雏形。

据《神异经·西荒经》记载:“《春秋》云,颛顼氏有不才子名梼杌也。”颛顼之子梼杌同样名列“四凶”之一。看来颛顼和少昊一样都有一个不肖子孙啊!

文:延川

参考文献:《神异经·西荒经》

上述文章就是科灵网介绍的三皇五帝人物关系图和三皇五帝人物关系图 高清的详细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财经资讯知识,记得收藏关注我们。

标签: 三皇五帝人物关系图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