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役是哪三大战役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是指哪三大战役
1、三大战役是指解放战争时期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这三场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性的决战,三大战役胜利之后,国民党反对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被消除,为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
2、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号开始,于11月2日结束,历时52天,发生在东边地区。人民解放军由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负责,国民党军队的前线指挥将领为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
3、淮海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开始,于1949年1月10日结束,这场战争以徐州为中心。解放军由华东野战军饶漱石、陈毅、粟裕和中原野战军刘伯承、小平同志等人负责,国民党军队负责人为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杜聿明等。
4、平津战役从1948 年11月29日开始,于1949年1月31日结束,发生在北平、天津一带。解放军由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和华北野战军聂荣臻负责,国民党军队由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领导。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是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是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
这三大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
战略决战的序幕是在山东战场上揭开的,这就是1948年9月16日至24日的济南战役。在辽沈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47.2万余人。加上这期间在其他各个战场的胜利,1948年7月至11月,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00万人,使其总兵力下降到290万人;人民解放军则增加到310万人。至此,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占有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取得优势。这样,就使中国的军事形势达到一个新的转折点,改变了长期以来敌强我弱、敌优我劣的基本格局。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三大战役中起承前启后作用的第二个大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在战场兵力对比上敌占相对优势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次战役。在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经过66天紧张艰苦的战斗,歼灭国民党军队55.5万人,其中包括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中的第五军和第十八军。这一胜利,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使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中心地带南京、上海直接暴露在人民解放军的铁拳面前,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
参加平津战役的部队有东北野战军约80万人,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约13万人,连同东北、华北军区地方部队,共约100万人。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东北、华北人民解放军于1948年11月29日发起平津战役。平津战役历时64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使华北地区除归绥、太原、大同、安阳、新乡等少数据点外,全部获得解放,并使华北、东北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什么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是1948年9月开始到1949年1月结束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
1948年9月到11月,在中央军委的命令下,林彪、罗荣桓率领东北解放军攻克锦州,长春国民党军队起义,在黑山、大虎山激战后,解放军乘胜攻克沈阳,营口。战役历时两月,歼敌47万人,解放东北全境。辽沈战役胜利使我军在数量上超过了敌军,为平津和华北解放准备了条件,使全国解放有了巩固的后方。
1948年11月到1949年1月,由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邓小平任前委书记,领导中原和华东两支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组织主力决战。人民解放军首先在徐州东面碾庄围歼了国民党守军,接着在安徽宿县双堆集歼灭了国民党前来增援的部队,徐州国民党残敌向西逃窜,在河南永城陈官庄被全部歼灭。淮海战役共歼敌55万。这使南京处在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下,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1948年12月到1949年1月,东北和华北的解放军合力把华北的国民党军队分割包围在北平、天津、张家口、新保安和塘沽五个孤立据点,截断了敌人南逃和西窜之路。按中央军委指示,先后攻克了新保安,张家口和天津。国民党将领傅作义率北平守军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得到了和平解放。平津战役共歼灭和收编敌军52万人,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
三大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抓住战机与国民反动军队进行的一次主力总决战。三次战役共歼敌154万人,国民党反动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地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是什么?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是:
1.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辽沈战役歼灭了东北“剿总”及所属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6个整师及地方部队计47.2万人,俘国民党军少将以上军官186名。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国民党军。
2.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又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淮海战役始于1948年11月6日,于1949年1月10日结束。淮海战役中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3.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发生于1948年11月29日-1949年1月3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中华民国国军的一场战役。平津战役历时64天,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共100万大军,以北平、天津为中心,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共计52.1万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内的华北大片地区。
三大战役的意义:
三大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转折点。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沉重的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大量消灭了其有生力量,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坚实基础,从而大大加快了全国解放的进程。
我国解放战争历史上著名的三大战役
我国解放战争历史上著名的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 *** 同 *** 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河、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
辽沈、淮河、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变与歼灭 *** 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
三大战役后,蒋介石 *** 集团赖以维护其反动统治的主要精锐部队被消灭殆尽,中国革命已处于胜利的前夜。
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
三大战役的意义:
从战争规模和取得成果来看,三大战役在中国战争史上是空前的。
人民 *** 共歼灭和改编 *** 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 *** 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上述文章就是科灵网介绍的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是哪三大的详细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财经资讯知识,记得收藏关注我们。
标签: 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