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一地鸡毛是指把事情搞得一塌糊涂,满地乱七八糟。也用来形容琐碎微小、鸡毛蒜皮的日常生活。
为什么我的人生总是一地鸡毛?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我愿意”,本质是自己不愿意改变。
第二,“我也不愿意,但没办法”,本质是自己没能力改变。
第三,“我努力过,但没效果”,本质是自己没做到坚持。
其实人生可以拥有自己的节奏感,甩掉那种一地鸡毛的感觉,前提是我们愿意改变,通过学习让自己拥有可以改变的勇气和能力。
收获:
人生一地鸡毛的状态其实就是一种失序状态,个人失去了对生活、工作、学习的管理和控制,导致各方面出现了失序,进而产生混乱、糟糕的感觉。
可怕的不是一地鸡毛的状态无法改变,而是自己明知道前面有路,却不想走那条充满挑战的路,只愿意沉浸在这种状态中浑噩度日;或者从根本上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改变糟糕状态;抑或者虽然尝试努力过,但是遇到挫折、遭遇失败便放弃了坚持。
反思:
以往,在三个本质原因里,我全部屠榜。三个原因,我占了三个。我分析具体的表现为:
1、“我愿意”(我不愿意改变)。我愿意长时间待在所谓的舒适区里,如同温水煮青蛙,即便痛苦,但也不用再去遭遇和面对另外一种更深层次的痛苦——改变。
2、“我不愿意,但没办法”(我没能力改变)。明明深陷在混乱、矛盾、问题丛生的关系、情绪中,但始终麻痹自己:我也不想这样啊,但是没办法。这里的没办法,就是因为认知和思维的局限性,导致自己没有能力去改变自己的现状,从固有状态中挣脱、抽离出来。
3、“我努力过,但没效果”(我没能做到坚持)。我曾深刻认识到:如果总是陷入混乱、糟糕的关系、问题和情绪中,我一定会受不了的,所以也曾尝试改变过。
比如通过学习的方式来提升自己,通过不断的工作来增加经验,锻炼能力,但是总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陷入危机中,重复以往的状态。因为我始终认为自己做不到的,每一次深陷危机、失败只是再次验证和巩固了我的认知。
这三个原因,是最本质的,最根本的,我从中解读到了一种来自内部的主观的无力感,根本上还是在于自己、在于个人。
想要做一件事情,端看这件事情给我带来的价值和意义大不大,足不足够让自己破釜沉舟去做。
比如,当深陷情绪、关系危机中,生活、工作、学习方面问题丛生,我却深感无力时,我非常渴望能过一种优秀、自律的生活。
我幻想这种优秀的、自律的状态能给我的孩子带去好的影响,也希望在这种持续流动的状态中验证自己是不差的,是可以做到一些事情的,更希望在这种梦寐以求的状态中疗愈自己,让我过上舒适的、有品质的生活。
这一切的幻想,我非常渴望能够让它不止于幻想,因此,我接受了这幻想的吸引,并且下决心破釜沉舟地去做。
至此,我将“不愿意改变”说成了“我愿意改变”,将“我自己没能力改变”说成了“我愿意通过学习找方法”,将“我不能坚持,也不相信自己能坚持做”说成了“我一定要坚持做下去”。
怎么改变一地鸡毛的状态?
首先,要鼓起勇气相信自己可以改变(这些鸡毛一定可以收拾整齐的)。
然后,保持期待,愿意做出改变(这些鸡毛可以变成鸡毛毽子、鸡毛掸子,我可以把鸡毛捡起来摆放整齐,做出自己想要的作品)。
最后,通过学习,持续坚持,让自我成长的效果反哺改变的勇气和能力(将做成一件鸡毛作品的成功经验,迁移到其他事情上去,持续努力。坚持这件事会让自己的人生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