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属于欧洲货币市场吗(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属于欧洲货币市场吗)

笑笑 7 0

为什么欧洲各国都在争夺人民币离岸中心

近在欧洲除了英国,德国法国也都加入人民币离岸中心的争夺,而早前在亚洲像新加坡,香港,日本等地区也有过类似的情况,各国为什么会如此看重?这对各国将产生什么影响?而对中国来说,又该如何选择?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体系当中可以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几十年来,人民币基本上是一个只可以在中国境内使用和交易的货币。除了有限的边境贸易,个人旅游消费,人民币在中国境外难觅踪迹。中国与外界的交易,是通过外币进行的。换句话说,直到最近几年,人民币的离岸市场都是不存在的。

自从2009年我国开始试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开始可以成规模的输出境外。2010年,香港金管局和人民银行更明确了人民币在中国境外可以自由汇兑。在这个基础上,香港的银行可以根据常用的银行惯例和规定,为客户提供人民币银行服务。以此为基础,一个包括了人民币存款贷款外汇交易投资等业务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就此产生了。

离岸人民币市场的用户,只要资金不与中国境内发生来往,就可以享受到和美元欧元类似的,不受中国境内资本管制的金融服务。利率和汇率都是由市场决定的,而且可以和中国境内的——即在岸的——市场不同。

所以,无论是基于便利性,自由度,还是风险控制,乃至于套利的动机,加之境内外的政策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蓬勃发展了起来。现存于离岸人民币市场当中的人民币客户存款总量已经超过一万亿元。如果把这些在中国境外进行付款的人民币看作一种货币的话,这个货币已经是世界第七大支付货币,其每个月的支付量超越了港币新加坡元乃至瑞士法郎。而这个支付货币的排名,在2012年1月的时候,还是世界第20。如此的交易量,如此的增长势头,令离岸人民币作为金融机构的一种生意,乃至一个地区的金融产业发展,已经让人完全不能小视。

而当我们考虑到离岸人民币市场的种种不足,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机遇就更加明显了。香港是最先开始发展的离岸人民币市场,拥有最早开始设立的、迄今运行最具经验的金融基础设施和运营人民币业务的金融机构,但由于时区、客户群的关系,香港市场并不能够完美地为欧洲美洲地区的客户服务。同时由于市场规模、流动性等的限制,现在的人民币市场上所存在的金融产品,并不像美元欧元一样丰富。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离岸人民币都可以成为世界第七大支付货币,形成万亿元级别的规模,那么如果在更多的金融中心,形成有一定规模和深度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对金融产业会产生怎样的推动作用?

这些朴素的看法,相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些国家热衷于获得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地位的原因。

那么所谓争夺一个离岸人民币市场中心的地位,究竟是在争夺一些什么呢?

初步来看,似乎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想拥有一个人民币清算行。人民币清算行的作用,在于架设一座境外与中国境内之间的桥梁,同时可以在当地为银行提供一个人民币清算的基础设施。就是说,拥有了一个人民币清算行之后,当地的银行可以比较方便地帮客户把人民币付到中国境内,反之亦然;同时,人民币清算行作为中心,当地的银行去到人民币清算行开户,可以比较方便地形成一个当地的人民币银行间支付网络,那么当地的银行间开展外汇交易,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其他金融资产的交易,也都变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值得特别说明的是,此处的“当地”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并不一定局限在某一国,因为如果根据所在国家的金融法规,清算行可以为外国银行开立人民币同业账户,那么所形成的网络就可以延伸到多个国家,形成辐射效应。从这点上看,也不难理解各国金融产业当局希望以点带面的精神。

那么,上文中“比较方便”这个短语便似乎比较值得玩味了。因为对一家银行来说,开展跨境以及离岸人民币业务,并不一定要求本国必须有一家人民币清算行。如果一家境外的银行想要经营跨境以及离岸人民币业务,既可以选择在中国境内的银行开户,又可以选择在现有的清算行开户,还可以选择在与上述两种银行有业务关系的其他境外银行开户。当然这些选择各有利弊,但至少为境外的银行打开了经营这些业务的大门。事实上,在2013年台湾和新加坡拥有了当地的人民币清算行之前,已经有上百个国家的银行通过这些方式不同深度的参与到了人民币的市场中来,而且包括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主要跨国金融机构。

况且,离岸人民币市场是一个可以自由兑换的市场,不存在资本管制,所以无论金融基础设施在哪里,各地离岸人民币的利率汇率都应该是基本一致的,否则套利机制也会把差异抹平。

所以客观的讲,人民币清算行在欧洲的设立,不是创立一个新的与其他离岸人民币市场不同的市场,而是让参与离岸人民币市场的门槛降低了,能够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到离岸人民币市场中,进而为更多的客户提供服务。建立清算机制,是人民币的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个地区的金融机构会有更多的有机会,当地实体经济也会受益,这一点当然是各地政府当局愿意看到的。

台湾和新加坡是继港澳之后,在2013年所出现的新的人民币清算行。在台湾,人民币清算行的主要作用在于支持本地银行业处理人民币业务,而且负责处理当地和大陆的人民币结算。伴随着人民币清算行的设立,台湾监管当局也放松了对本地银行处理人民币业务的限制,令台湾民众和当地企业可以使用人民币,所以我们看到了台湾人民币存量的井喷式发展。但台湾可能是更加内生的发展,毕竟台湾并非一个外向型的金融中心,所以目前来看辐射周边的作用比较有限。

对于新加坡而言,出现人民币清算行之前,新加坡的银行已经可以处理人民币业务(当然主要通过香港进行),也被认为是一个主要的人民币离岸市场,有着比较显著的人民币交易量。那么为什么还需要一个清算行呢?其中一个原因,也许就是清算行的带动作用,令当地用户更加自信,更加习惯,同时也辐射周边其他国家的人民币业务。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当地人民币清算量不断增长,但是相对于香港清算量仍然较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这是香港先发优势的体现;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说明清算行不一定非要在本地设立才能够开展业务。新加坡人民币清算机制,希望可以令那些之前难以参与香港人民币市场的机构和他们的客户,接触到人民币。

所以我们放眼欧洲,会发现以欧美为总部的主要的跨国金融机构,已经通过他们在亚洲的分支机构开展人民币业务有一段时间了。但由于时区等关系,在欧洲当地的人民币服务并不能像在亚洲提供的一样高质量,银行间市场也相对有限,这些限制了当地人民币业务的发展,换一个角度而言也就是有巨大的机会。一旦拥有人民币清算行,基础设施便会更加健全,也会有更多的参与者参与到当地的人民币银行间市场当中来,人民币的清算时间可以进一步延长,离岸人民币的外汇交易的流动性可以显著提高、甚至可以第一次有机会全天24小时进行,这些都会令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发展进一步深化。

回到最初的"争夺"二字。一旦拥有了以清算行为代表的基础设施,便会回归到真刀真枪的业务竞争。那么哪里的基础设施发达、服务先进、政策环境良好、软硬件配套齐全、客户众多、服务客户方便,哪里便更加有可能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的中心。当然在现在的所谓争夺战中,主要参与的也都是老牌的金融中心,这些条件都比较优越。那么先发优势,尽快形成集聚便更加重要。这大概也就是"争夺"二字的应有之意。

比如伦敦。作为老牌的外汇交易中心,欧洲美元的中心,伦敦在离岸人民币发展之初便十分重视,在伦敦与香港业界所召开的论坛当中,便取得了一个巨大的成果,就是让香港本地的人民币清算系统一直运行到每天晚上十一点半,来覆盖伦敦的交易时间,可谓利用现有基础设施之典范。但是,伦敦业界依然希望拥有一个当地的清算行,大概就是看重了清算行在推动人民币业务普及和增强流动性方面的的积极作用。

其实除了清算行以外,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可能是流动性方面的支持,也就是当地银行在头寸比较紧张的时候,除了在银行间市场筹措以外,央行也是一个流动性的来源。这也就是为什么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会和人民银行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拥有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以后,境外市场的央行便可以视需要,从人民银行获得人民币,支持当地人民币银行间系统的流动性。此次央行与欧洲签订的主要是清算备忘录,而货币互换协议已经签订过,所以这里关于本币互换的讨论暂且不太多展开。

对于我国而言,设立人民币清算行以至于在更多地方建立互相联系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也是有积极作用的。对于中资银行而言,在世界不同地区作为人民币清算行,有利于他们的全球布局和开展其他业务。而同时一个更广阔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可以更有效地促进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对我国的金融改革,金融风险的管理,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化,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当然,单纯从技术层面上讲,设立特别多的人民币清算行,也未必是必由之路。我国也在研究建立一个更为统一的人民币国际支付系统,让全球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有一个更好的基础。但在此过程中,为各地业界建立更好的人民币市场创造条件,也是很好的举措,可谓“乐见其成”。

那么是不是每一个地方都会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呢?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了我国支持香港发展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这也是迄今官方唯一明文指出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对于其他地方希望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愿望,周小川行长在今年两会的记者会上是这样表述的——也以此作结:

欧洲有几个国家都对于发展人民币业务显示出了比较大的兴趣。我们说,欧洲究竟会怎么样形成人民币业务的中心,这个主要还是取决于市场的力量。所以从我们的角度来讲,如果有人有热情,而且愿意这样做的话,我们应该给他们创造一个条件,就是他们可以开展离岸人民币业务。至于能不能形成中心,可能还要靠他们自己努力,也要看天时地利,看市场参与者的意见。

你刚才提到巴黎有这个积极性,一般来说,我们做这个事,可能双方要考虑一个人民币业务的清算机制,就是清算工作怎么做,这是从双方央行层面上需要考虑的。此外,人民币业务开始运转的时候,有时候资金会多,有时候资金会少,总要有个头寸调整和供给的问题,如果缺的话,有时候需要头寸供给。这种机制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其中一个方式就是双边货币互换,可以提供头寸。同时,货币互换也有助于双方增强信心,使流动性比较平稳,这个也是在考虑范围之内的。

首先,我们是听说台湾方面希望就货币互换进行讨论,但是还没有正式开始。所以,这可能还只是有所酝酿,当然酝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能会有进一步的消息告诉你。

至于说在台湾的人民币业务发展来讲,应该说已经很快了,你也提到了人民币的存款量达到了2000亿人民币,比香港快。但是总体来讲,我们有两个意见,一个是这些业务还是要稳步发展,稳步发展就比较牢靠,不出毛病,如果太着急的话,可能有些东西会做得不是那么稳妥。再有一个,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和投资的结算方面,我们是强调多为实体经济服务。所谓多为实体经济服务,就是多做贸易结算,包括海外第三方的,也不见得就是两地之间的,还有其他方面贸易结算方面的需要,比如说东南亚或者其他方面的。再有是多做实际投资项目,就是所谓FDI、ODI,也就是直接投资方面的结算。适当地掌握一下节奏,在一些组合投资产品方面走得太快,有时候没有太大把握,同时我们主要鼓励的方向是支持实体经济的经济活动,有直接贸易投资的发展,同时根据发展的程度逐步放宽政策。

香港的人民币业务应该说是发展得很不错的,而且不仅在香港,在整个国际上都有一个中心的作用,能够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东南亚人民币的运用发挥很好的作用。至于提出所谓每日两万元换汇的限制,当时制定这个政策的时候是很宽的,现在有些人提出是否能够进一步放宽,这个想法、这个提议,是去年夏天刚提出来的,所以首先要有个研究的过程。另外,不是针对这一项政策,主要是其他政策的配合关系、先后顺序的安排。但是我觉得有一点大家可以相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稳步推进、加快实现人民币可兑换,在这个过程中,这些限制性的措施肯定会逐步越来越少,将来都会放开的,这个方向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人民币的业务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人都有热情发展人民币业务,这是个好事,也给香港带来很多机会。很多地方都想成为“中心”,但实际上是不是“中心”,还是要市场承认,还是要真正有优势,真正服务到家。我认为香港是有明显的优势的,刚才也提到了香港现在起到的作用,香港传统上所起的作用,香港有亚洲以及国际级的金融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等等,所以香港的这个地位我认为还会进一步发展,还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但是与此同时,香港也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发展,不断地体现更好的服务和更强的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人民银行的角度历来是支持的。

加勒比自由贸易区是由安提瓜和巴布达发起,加勒比共同体成员国参与建设的自由贸易商业园区。加勒比自由贸易区远期规划总面积为165平方公里,由15个国家园区组成。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属于欧洲货币市场吗(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属于欧洲货币市场吗)-第1张图片-科灵网

请问离岸金融市场和欧洲货币市场有什么区别?他们的定义是?

同行呵

欧洲货币市场是指非居民互相之间以银行为中介在某种货币发行国国境之外从事该种货币借贷的市场,即经营非居民的欧洲货币存贷活动的市场。又称离岸或境外金融市场。

见姜波克高教版《国际金融》第二版P32。

不过姜波克复旦版《国际金融》第三版P201指出欧洲货币市场即在某种货币发行国境外从事该种货币借贷的市场。

略有不同的是此处并未指出欧洲货币市场又称离岸或境外金融市场,而是指出它可分为在岸交易(如英国银行与法国银行在伦敦从事美元借贷业务)和离岸交易。

个人认为后者更全面一些,因为交易者不一定都是非居民。那么根据后者来看,欧洲货币市场的范畴就大于离岸金融市场,因为它包括在岸交易(如英国银行与法国银行在伦敦从事美元借贷业务)和离岸交易。

不过这种差别还是极小的,呵呵,希望对你有帮助。

离岸金融市场

离岸金融是指在非居民与非居民之间,从事离岸货币(也称境外货币)借贷的市场。

最初的离岸金融市场就是欧洲货币市场,后来衍生出欧洲债券市场等其他离岸金融活动。

离岸金融市场是由众多分布在世界各地区的金融中心组成。在这些金融中心,离岸金融业务比较集中,所以称为离岸金融中心。从地理分布上看,欧洲有伦敦、巴黎和英属维尔京群岛,北美洲有纽约和芝加哥等,亚洲有中国香港、东京、新加坡和中东的巴林等,加勒比海地区有巴哈马、开曼、巴拿马和百慕大等,此外地中海、大西洋和太平洋等地还有众多新兴的区域性中心。

离岸金融中心的三种类型:伦敦型中心,又称一体型中心;纽约型中心,又称分离型中心;避税港型中心,又称走账型或簿记型中心。

欧洲货币市场是专门从事境外货币存放借贷的市场,其客体是欧洲货币,主体主要是市场所在地的非居民,中介是欧洲银行。欧洲货币市场的构成分为:欧洲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和欧洲中长期信贷市场。欧洲的债券市场分为国内债券和国际债券,其主要参与者:发行人、投资者、中介结构。

属于欧洲货币市场境内、外业务一体型的市场是: A.纽约 B 伦敦 C 新加坡 D 香港 E 东京

选择 B 伦敦 和 D 香港

解析:在伦敦和香港,银行的国内业务与离岸业务融为一体,没有严格界限,居民和非居民均可进行本外币业务,是欧洲货币市场境内、外业务一体型的代表。

什么是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

是人民币在香港业务市场的总称,业务包括人民币债券,人民币股票,人民币存款,人民币跨境贸易等,香港属于境外,所以叫做离岸市场。

什么是离岸货币?

离岸货币是指在发行国以外存放并进行交易,且不受货币发行国金融法令管制的货币。发达的国际金融市场上,货币离岸经营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离岸经营的货币称为离岸货币(Offshore Money),具体地说,离岸货币是指存放在货币发行国境外银行的货币存款,例如,伦敦巴克莱银行吸收的美元存款就是离岸美元,新加坡某家银行吸收的英镑存款就是离岸英镑,上海某银行吸收的港元存款就是离岸港元。

最早的离岸货币出现在欧洲,因而也称作欧洲货币(Euro-Currency)。我们把伦敦和新加坡这样的经营离岸货币借贷和交易的金融市场称为离岸金融中心(Offshore Market Or Offshore Center)。相对应,没有离岸的传统货币存款称为在岸货币(Onshore Money),如纽约某银行的美元存款、伦敦某银行的英镑存款等,纽约的美元借贷市场、伦敦的英镑借贷市场称为在岸金融市场(On- shore Market)。 离岸货币的经营活动游离于货币发行国境外,所以不受货币发行国的法律法规和监管的约束,离岸市场所在国往往对别国货币的本土经营也不加约束,所以,离岸货币是一种“自由货币”。 当前,人民币还不是完全可兑换货币,在法律上还不能行使世界货币职能,目前中国的金融系统不向境外银行提供人民币的清算服务,所以人民币的海外离岸市场尚未形成。不过,国内金融机构可以吸收外币存款并可以发放外币贷款,上海和深圳还建立了用美元和港元计价交易的股票市场,国内可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还向客户提供不涉及人民币的外汇兑换服务,即个人实盘外汇交易,俗称“外汇宝”业务,所以,可以说中国境内初步建立了其他货币的离岸市场。 应该注意的是,在境外流通的本国现金货币不是离岸货币,离岸货币仅指境外的本币银行存款。这些年来,中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大量的人民币现金流通,据估算,仅香港一地人民币现金存量就超过了300亿元。境外人民币现金流通是另外一个研究课题,其实离岸货币与境外现金有很大区别,境外本币现金流通是货币替代现象,不是货币离岸现象。人民币现金在香港流通表明人民币现金部分地替代港币在香港当地行使货币职能,这些现金仍是中国人民银行的直接负债,但它对国内的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影响不大,而且还可以为中国人民银行带来铸币税收益;假设香港存在着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则香港银行吸收人民币原始存款后,根据信用派生机制可以在海外银行系统形成更多的人民币派生存款,这些人民币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都是海外银行的直接负债,并不是中国人民银行或境内金融机构的直接负债,所以,离岸货币的铸币税收益归海外银行所有;而且,在香港的离岸人民币主要行使世界货币职能,其行使货币职能的领域往往不在香港,对于走账型离岸中心,尤其是这样;此外,离岸货币市场具有批发性,能对国内人民币利率和汇率波动产生重大影响。时至今日,海外存在着局部的人民币替代当地货币现象,但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当然,只要国内金融体系为境外的银行提供人民币清算和现金回流服务,境外人民币现金可以方便地转化为离岸人民币。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国际银行设施 (International Bank Facilities,IBFs)的创立对于离岸货币这一特征赋予了新的内涵。为了吸引大量离岸美元回归美国本土,198t年美联储批准设立IBFs以利于离岸美元的本土经营。IBFs具有以下特点:(1)所有获准吸收存款的美国银行、外国银行均可申请加入IBFs,在美国境内吸收非居民美元或外币的存款,与非居民进行金融交易;(2)市场交易享受离岸市场的优待;(3)存放在IBFs账户上的美元视同境外美元,与国内美元账户严格分开。IBFs开辟了在货币发行国境内设立本币离岸金融市场开展本币离岸金融交易的先例,从而打破了传统的离岸金融中有关货币须游离于货币发行国境外的这一特点,但IBFs特点说明,离岸货币作为“自由货币”的本质并没有变化。

上述文章就是科灵网介绍的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属于欧洲货币市场吗和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属于欧洲货币市场吗的详细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财经资讯知识,记得收藏关注我们。

标签: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属于欧洲货币市场吗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