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抗击倭寇,胡宗宪光耀史册,晋封兵部尚书。但也因此而备受诟病,两次卷入严嵩案件,最终申诉无果,在狱中自杀身亡,时年五十四岁。
胡宗宪的人生跌宕起伏,都和严嵩的干儿子赵文华有关,可谓成也严嵩,败也严嵩。400多年过去,对于胡宗宪,丑化与美化皆有。胡宗宪是抗倭名臣,却依附奸臣严嵩父子,是对还是错?
临死之前,胡宗宪写诗言志:“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胡宗宪自评:含冤而死。这个世界上,好像没有谁会认为自己是坏人。
胡宗宪这两句话,主要是说给嘉靖皇帝的,当然我们后人也可以听听。嘉靖对他这一点是肯定的,胡宗宪这把“宝剑”的确忠贞,忠于大明帝国。
胡宗宪,嘉靖十七年进士,16年后,嘉靖三十三年,胡宗宪以浙江巡按御史的身份,开始和倭寇较量。3年时间,他就肃清了以汪直、徐海、陈东等为主的浙江倭寇势力。
同样,嘉靖三十三年,张经被任命总督,负责东南抗倭全面工作,严党赵文华负责督查军务。张经并不依附于赵文华,因而被其诬陷。一年之后,张经与巡抚李天宠,双双被斩,理由是怠工。
张经是被赵文华和胡宗宪联手送进大牢的,令人叹惋的是,被杀之前,张经成功指挥了王江泾大捷,斩杀倭寇近2000人。对于张经的死,《明史》用四个字作为评价:“天下冤之”。
面对严党赵文华,张经和胡宗宪的选择截然不同,结果却是殊途同归:都因赵文华而死,都认为自己冤枉。张经和胡宗宪的实践证明,当时严嵩、严世藩父子把持朝政,无论如何选择,都是死路一条。
历史的真实性方面,文艺作品考虑的要少一点,《大明王朝1566》中胡宗宪的结局是因病致仕,归隐乡里。罗渐升以为,安排这样一个还算圆满的结局,算是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感情倾向吧。
张经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作战安排,按照既定的战略部署。对于赵文华那套靠祭祀海神退倭的把戏,张经当然不屑一顾,张经也因此遭到严党的诬告。身家性命尚不能保全,何谈抗倭大计?
与只讲技术、不谙世故的张经不同,胡宗宪不但“喜功名”,更关键的是“多权术”。胡宗宪的精于弄权,是他个人性格的自然流露,体现在各个方面:
攀附权贵严嵩父子:明知赵文华不是什么好鸟,胡宗宪依然靠着赵文华这根藤蔓,结交严嵩父子。讨好严嵩的方法,当然也未能免俗,送礼不可避免:“岁遗金帛子女珍奇淫巧无数”。
说到这里,不知何故,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胡宗宪按照嘉靖皇帝示意,携带案宗夜访严嵩私宅,结果严嵩误会,把成箱的卷宗当成了礼品。说原先从没有收过胡宗宪的礼物,叫他带走。
历史上,严嵩是敢于收礼的,胡宗宪也是精于送礼的,当然在薪俸微薄的明代,胡宗宪的这些礼物肯定“来源不明”。
抗击倭寇多用奸计:张经对付倭寇的办法,大多真刀真枪的厮杀,靠智力更靠战斗力。胡宗宪优先考虑的是计谋,把离间计、反间计等等运用得登峰造极,倭寇在晕头转向之后束手待毙。
另外,胡宗宪对倭寇不讲信义。按理说,和倭寇还要讲什么仁义道德?还要搞什么要谦谦君子之风?但说好的优待俘虏,投降后却命丧黄泉,却是事实。
为保官运献媚皇帝:不管胡宗宪是否认可自己属于严党成员,严嵩提拔他却是真的。严嵩父子倒台后,为求自保,胡宗宪立即找到了更大的靠山:嘉靖皇帝。
为接近醉心于玄术的嘉靖皇帝,他作出了正人君子所不齿的行动:投其所好,大献祥瑞。先后两次进献白鹿、白龟等等,满足嘉靖的迷信心理。
以上表现能够看出,胡宗宪为人处事,为达到目的,是可以不择手段的,当然客观上也是为完成浙江的抗倭大业,只是手段不算很阳光。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俞大猷、戚继光,这些胡宗宪手下的得力干将,却比胡宗宪还要声名远扬,戚继光几乎成了抗击倭寇的代名词。
人世间,有些人眼里只有黑与白,并且非黑即白,比如张经,而胡宗宪,则看到了黑白之间的灰色地带。当时胡宗宪身处要职,处在严党把持朝政的时期,或许也是无奈之举吧?
文\罗渐升 图\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资料\《明史》
如果喜欢,请关注、点赞、评论、转发!
标签: 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