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13部俄罗斯战争电影,早期的就不说了,只是了解一下最近10年,值得一看的俄罗斯战争片。
俄罗斯拍战争片是非常有一套的,是继承了前苏联战争电影的精华。前苏联计划经济时代,敢拍敢砸钱,出品了大量优秀且著名的战争片,而且都是出了名的长!
比如《解放》(485分钟)、《莫斯科保卫战》(358分钟)、《他们为祖国而战》(157分钟)等,而谢尔盖·邦达尔丘克导演的《战争与和平》(422分钟),更是在冷战期间,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平心而论,我国的战争电影,就深受前苏联战争片的影响。一边是爱国将领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一边是战士们冲锋陷阵为国捐躯,就是昔日“老大哥”传统。
如今俄罗斯拍电影的水平参差(尤其是科幻片,莫名其妙),但战争片的水准还是很有保障的,而且比起苏联时代宏观视角的战争,当下俄罗斯战争片也吸纳了西方战争电影对人性和角色刻画的精华,再加上昔日底蕴,变得更富有层次感了。
尤其是进入2010年之后,全球影市被超级英雄把持、战争电影市场相对疲软的情况下,俄罗斯战争片风景那边独好、还是保持了一定出货率和高水平,可以这样说,就像美式超级英雄、中国的武侠片、日本的特摄片一样,俄国战争电影,已成特色片种。
所以,从战争电影的角度,俄罗斯出品、必属精品。
所以这里选择了2012年之后,13部俄罗斯战争片,当然还有更多,这里只是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作品,而且都是比较新的电影,拍摄手法和技术性,也相对适合当代观众。
(PS,我们最为熟悉的苏联狙击手电影《兵临城下》,是英、法、美三国合拍,跟俄罗斯没有半毛线关系)
《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2010)
这部电影原名叫《布雷斯特要塞》,拍摄于2010年,在2012年引进国内后,改了这么个鸟名字,累计票房仅有537万。但这是俺最喜欢的俄罗斯战争片之一。
纳粹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然而第一仗德国人就认识到了什么叫做战斗民族。战前德国人吹嘘,布列斯特要塞距离苏俄边境只有一哩,一个冲锋就能拿下。结果几乎弹尽粮绝的8000名英勇的苏维埃红军,在布列斯特要塞面对成群的坦克和装备精良的德军围攻中,竟然坚持了30多天。子弹打完了,他们舞着工兵锹、铁棒甚至桌椅板凳与德军展开肉搏混战,在这场不可能胜利的战斗中,他们只有一个信念,保卫祖国,身后就是莫斯科,并一直向后方总部发出“这里是要塞,正在战斗”的讯息,直至战士全部阵亡。
电影的场面极其精彩,对角色的刻画也是有板有眼。最后,德国人发现早已沦陷的要塞地道中,还有一名战士在抵抗,当他被押出来之后,这位几乎双目失明的战士笑着对上前德国军官说了那句著名台词:“长官,您现在知道一俄里有多远了吗?”
PS,布雷斯特现在位于白俄罗斯,电影中草草建立的军队中人员情况十分复杂,俄国人、白俄罗斯人、乌克兰人以及犹太人,在那一刻并肩作战。
《白色虎式》 (2012)
带有灵异色彩的战争电影,拍摄手法也相对意识流,是当代俄罗斯导演对卫国战争、以及民族关系的解构。
德军一辆传说中极具攻击性和破坏性的坦克“白虎”,让人谈之色变,但没人能够确认它的真实存在。一位从白虎炮口下死里逃生的坦克车长,竟然获得了有一种读懂“坦克语言”的特异功能。他坚信神秘的德军坦克“白虎”确实存在,并决心摧毁它。
作为信马由缰的“作者电影”,该片相对比较沉闷,但主题和隐喻相当精彩。那辆白虎,可以说象征了纳粹法西斯的幽灵,也可以代表德意志的精神,但最终我们发现,它根本的隐喻,是西欧人对斯拉夫人天然的不信任和防范意识。影片借着主角的口说,尽管战争已经结束,但是“它”并没有消失,“它”只是隐藏了起来,等待个50年,100年,“它”还会出现。如今一语成谶,在当今形势下审视该片,别有一番感受。
《斯大林格勒》(2013)
其实不太想放这部电影进来,因为该片一般,但毕竟是国内引进过的作品,当年票房7200万,再加上题材,知名度还是可以。
电影聚焦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一个小队,他们在建筑内发现一名19岁少女,由于眷恋自由生长的城市和家园,女孩固守此地麻木穿梭战火,至此,五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残酷的战争中相濡以沫,爱情也在他们当中产生……
这片明显就是想拍成战争版的“泰坦尼克号”,对战争残酷的描写点到为止,只有苏联士兵的大爱无疆和极度厌战的德国军官,格局有点小且题材浪费了。好在战争场面非常给力,而且电影是3D版本,片中浑身着火依然冲锋的战士,让人印象深刻。对了,该片的导演费奥多尔·邦达尔丘克,正是《战争与和平》的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的儿子,可惜他没有继承老爸的艺术细胞。后来这位又拍了臭名昭著的科幻片《莫斯科陷落》。彻底砸了招牌。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2015)
新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没有看过原著或者老版的朋友,新版也很值得一看,豆瓣评分8.0分。该片同样被引进国内,可惜700多万的票房依然不给力。
女性视角的战争电影,如果说战争是毁灭人性,那么电影中以丽达为首的女兵则是唤醒人性,控诉战争的佐证。导演是以她们不同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爱与恨等在述说这场战争,也是在还原这场战争的残酷与真实。
尤其是那场森林之战,采用了冷静的叙事方式,以自然风景、风貌的“静”与美为依托,凸显出这场实力悬殊战争的“丑”——对法西斯者的控诉。片中,不管是热尼亚为了骗引敌人的侦察兵,脱衣服下河游泳,歌唱和尽管受伤,没有子弹也要拼尽全力,还是丽莎为了送信葬送寂静的沼泽,以及瓦斯科夫死里逃生后将德寇消灭,等等,都构成了一部无以言说的战争之书,带着浓浓的鲜血气息。
《女狙击手》(2015)
这是一部俄罗斯与乌克兰合拍的电影。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这位狙杀309名德军,36名德军狙击手的乌克兰女英雄,被两国电影人合力搬上银幕。该片就出现在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之后不久,虽然两国交恶,但依然没有阻挡这部电影的出炉,2015年4月2日,该片在俄、乌两国同时公映。
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类似,女性视角,时代背景下的爱情故事,也有了浓重的情感刻画。电影采用现在和过去时空的交叉叙事,以一个女狙击手的经历控诉战争的残酷和毫无人道,战争对人的影响,深入骨髓,改变人生。活下来的都是英雄,却也都沾满鲜血。影片通过战争对生命的屠杀、对爱情的摧残尤其是对人类价值观的扭曲,揭示出战争的残酷一面。
当然,电影只是以人物原型为基础,故事虚构的内容不少,视角方面见仁见智。该片在西方很受欢迎,只是不太清楚该片主导创作的是俄罗斯方面还是乌克兰方面。
《潘菲洛夫28勇士》(2016)
以莫斯科保卫战时期著名的英模群体“潘菲洛夫28勇士”为题材的作品。该片是游戏《战争雷霆》的出品方投资,还汇聚了来自民间的众筹,只花了200万美元,但效果不俗。
该片讲述了二战期间,克洛奇科夫·季耶夫上尉率领步兵誓死抵抗德军,成功狙击德军坦克部队的故事。电影拍得相当硬核,风格硬朗且火爆纯粹、战壕气息十足,牺牲的壮烈瞬间也不乱煽情。单纯的从观感上来看,还是非常给力,没有任何矫揉造作,在战争中,生命逝去的过程就是如此的平淡。
值得一提,据说电影故事跟史实有些出入,但电影“军教感”十足。说白了,军迷投拍的电影,保证了效果,片中有200多个关于坦克的场景,历时一年才剪辑完成。且电影大部分的时间是激烈的阵地战,苏军防守,德军进攻,在武器、战斗的细节上绝对是军迷影迷的大餐!
《猎杀T34》(2018)
演义类型的战争片,电影翻拍自1965年前苏联电影《鬼战车T-34》,单纯过瘾。电影知名度很高,也被引进国内,票房2325万。
前半段T-34/76,后半段T-34/85,各自单挑德国鬼子大队人马,一支由拖拉机手、画家、猎人、手风琴手和领导组成的坦克小队,多年后重聚反击,整体故事类似于咱们《林海雪原》《烈火金刚》这类,能当评书听的那种,所以就不能以传统战争片的标准要求了,都没有血腥镜头。但观感是真的不错,CG弹道效果、子弹时间等视觉效果非常赞,就是一个爽片。
对T34大战虎式坦克的开挂表现不做评价,毕竟有着艺术加工,但片中几处武器和道具设定还是非常考究和还原的。
科幻片
《勒热夫战役》(2019)
前不久风靡一时的俄罗斯战争片《天空》的导演伊戈尔·科皮洛夫成名作,该片当年也是颇有争议,看剧情就知道了。
剧情只是一次很小规模的村庄争夺战,开场的堑壕战相当生猛,踩着人跨越铁丝网,肉搏场面极为惨烈。但随后的故事,是围绕着战斗任务与政治调查的矛盾所展开——“苏维埃什么时候相信过自己的人民”、因为德国劝降单要把战斗力强大的老兵送交军事法庭、最后连长在得知真相的情况下依旧率队慷慨赴死的结局,让人印象深刻。正如电影中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角色刻画一样,电影的视角也是非常多元,但也暗含了当代俄国受众的一部分观念,比如男主之一是个盗用身份参军但桀骜不驯的通缉犯,借他和战友的口,直接表达了捍卫俄罗斯高于苏维埃的情感。
没有绝对的政治正确,只有一点是不容置疑——在面对敌人的时候,无论你是什么民族、什么政治观念,所有人都没有退路。
《最后的前线》(2020)
又一部莫斯科保卫战为题材的作品,与上边《勒热夫战役》的观念完全相反,这是一部俄罗斯人拍摄的苏式主旋律电影,倾向偏左,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当今俄国观众的杂糅口味。
电影讲述了1941年10月波多尔斯克军校学员在莫斯科郊外英勇抵抗的故事,可以说是战争+青春电影。电影少年感十足,朝气蓬勃与战争的残酷形成鲜明的对比,最终很燃也很惨烈,那场殉情戏的感染力很高。来自波多利斯克的孩子们临危受命,在缺少战争物资的情况下,原本需要坚守三至五天的战斗学员们坚守了12天,经此一役,学院三分之二的学员损失殆尽。
值得一提,电影最后的援军,恰好是另一部电影《潘菲洛夫28勇士》里的316步兵师。
《红色幽灵》(2020)
纪念卫国战争75周年的主旋律电影,俄罗斯游击队的故事。
影片背景是1941年德军大举入侵苏联,苏军大面积溃败的最艰难阶段,一些被打散的红军和抵抗群众组成游击队或独自为战,英勇抗击德国军队的故事,影片塑造了一个神出鬼没、枪法精准,令德军闻之色变的个人英雄,德军称为:红色幽灵。
作为官方命题作文,这个故事发挥空间不大,但俄式战争片底蕴再度发力,电影把二战片拍出了西部片的味道,有点咱们“铁道游击队”的感觉。蛮荒雪野、反派恶棍、武力值爆表,狙击手扬威:“红色幽灵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精神”。
《天空》(2021)
片单里唯一一部当代战争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故事有些常规了,但战斗场面不错。
《勒热夫战役》的导演继续献礼俄罗斯,剧情温吞节奏慢,人物刻画伟光正,跟我们八一厂拍得同类路数其实差不多,但动作戏是真不错,保证了一定的娱乐效果。而穿插的回忆段落是亮点,描写了前苏联解体时军人的心态,也讽刺了当代一些“挖俄式主义墙脚”的人。电影中的细节和飞行场面很棒,但意犹未尽。俄罗斯国防部投拍+全力支持,武器装备管够。
作为航空迷,苏24战斗轰炸机是我最爱的俄式武器之一,俺第一个成品飞机模型就是CAL的苏24。个人观点,苏24、米24、,米格31这些武器,不像苏27、35、图160这些飞机漂亮,但非常有俄式简单粗暴的重工业美感。
《德维塔耶夫》(2021)
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被俘的飞行员,盗取一架德军轰炸机,并带上了9名战俘逃离集中营,返回祖国的故事。
电影几乎可以看做是《猎杀T34》的姐妹篇,一个偷坦克,一个偷飞机,而且均带有演义性质。电影观感非常好,故事节奏、氛围营造和剧情张力一气呵成,非常“抓人”。
《通缉令》的导演提莫·贝克曼贝托夫在好莱坞混迹多年,讲故事能力比起当年有了质的飞跃,而空中特效更是没得说,电影中的场面对这位玩视觉出身的导演来说简直小菜一碟。该片人设也不错,最大亮点是对叛徒的塑造非常成功,从对方的角度告诉观众,成为一名叛徒之后,他最顾虑的是什么。
《飞行员.生存之战》(2021)
去年新片,同样改编自真实事件,俄国版的《深入敌后》,也是15年新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导演达夫列吉亚罗夫的新作,老导演还是非常给力。
王牌飞行员敌后迫降,荒野求生,艰难回国的故事。与《猎杀T34》这样的作品类似,带有演义性质,但该片更为曲折。飞行员坠落后靠着自己的毅力以及同胞们的舍命相助,以失去双腿的代价活下来了,装上假肢重新驾驶战斗机再次投入空战收尾。
空战场面不如《德维塔耶夫》给力,但电影节奏张弛有度,几乎可以当动作片看了,战争对于人性的侵蚀、涉及情感部分的表现力也是可以滴。
标签: 科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