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雁寒云渠有恨,春风自满余怀。
更教无日不花开。
未须愁菊尽,相次有梅来。
多病近来浑止酒,小槽空压新醅。
青山却自要安排。
不须连日醉,且进两三杯。
—【临江仙】
基于这首词首句“渠”争议颇多,所以分析围绕着“渠”解释。
一、词律角度
七天墓地情降会被破吗词牌《临江仙》,依钦谱来看,采用的是贺铸(巧剪合欢罗胜子)一格。
贺:巧剪合欢罗胜子。
格:中中中中平中仄。
辛:冷雁寒云渠有恨。
格:中中中中平中仄。
此处的“渠”应为平声。所以通“岂”貌似说不通。
二、以词证词角度
辛词中大量出现“渠”字词,而且这些“渠”皆用作代词,比如:
我辈情钟休问,父老田头说尹,泪落独怜渠。——《水调歌头?其二》( 送太守王秉)
我意不关渠,自要寻兰去。——《生查子 》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临江仙?探梅》
其中,“渠侬”这种指代意义明了,就是指“他”这一字义的代词更是反复出现。比如:
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江行吊宋齐邱》
野人日日献花来,只倩渠侬取意栽。
——《即事?其一》
孙刘辈,能使我,不为公。余发种种如是,此事付渠侬。——《水调歌头》
翁比渠侬人谁好,是我常、与我周旋久。——《贺新郎?其四》
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
贺新郎 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而辛词,也同样大量出现“岂”: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贺新郎?其四》
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
——《破阵子》
人生谩尔,岂食鱼、必脍之鲈。
——《汉宫春》
郑贾正应求死鼠,叶公岂是好真龙。
——《瑞鹧鸪?其四》(乙丑奉祠归舟次馀干赋)
故此,自认为一个指向明确的代词“渠”,着实犯不着要多拐几个弯去靠通假义才能用的副词“岂”,又不是用不起,也不是不敢用。而且“岂”这种副词,可以使词跌宕摇曳,用“渠”来假借,似乎很少见到别的诗词中会这么用。
三、知人论世角度
这首词的背景我扒不出来,但扒出来了这首词的写作年代,作于1196年。按照辛弃疾的年谱来看,1196年,辛弃疾已经57岁。这一年,他全家移居铅山。九月,有言官弹劾他,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的空名也因此被削夺。
这时候的他不知道往后是否还有起复机会,心中没有遗憾愤懑是不可能的。因此“冷雁寒云渠有恨”的“恨”字,在此我解为“遗憾”,因为他自幼受爷爷影响,一心想做个能像他偶像霍去病那样“封狼居胥”于宋有功的大将军,可是作为“归正人”,他的南归身份一直被朝廷设防,被政敌排挤,打击,他不能像陆游一样宣泄爱国情绪可以喊得毫无顾忌,也不能像李清照那样不开心了就骂国就骂自己男人,即便他尽力克己,也终究没被重用,甚至离他的梦想越来越远。
而“恨”解为“遗憾”或“缺憾”后,全词当有了定调。
这个“渠”解为第三人称代词“他”。如此解,还有一个原因是与他同时代的好友朱熹等人,也于诗词中用“渠”作代词。如大家熟悉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渠”有些人解为“小水沟”,可是第一句“半亩方塘一鉴开”,是“方塘”而非“水沟”,因此问“渠”,这个“渠”代它,代“方塘”。
四、旁证角度
“冷雁寒云渠有恨”。“燕”与“雁”皆是古诗词中很经典的意象,因皆是候鸟,但“燕”的背景是春,所以多绮艳,喜悦。而“雁”的背景是秋,所以多冷寂,感伤。
如燕: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陆游“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而雁:阮籍“孤鸿号野外,翔鸟鸣北林”;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最经典的是苏轼的《卜算子》:“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此处的“冷雁”应和苏轼《卜算子》中的“孤雁”一般,早已物我浑融,因此“冷雁寒云渠有恨”,这个“渠”是“冷雁”,也是不被南宋朝廷接受,壮志未酬、怀才不遇、踽踽独行的词人自己。似乎稼轩另一首《沁园春》“渠”的用法可与此互证:
序:戊申岁,奏邸忽腾报,谓余以病挂冠,因赋此。
老子平生,笑尽人间,儿女怨根。
况白头能几,定应独往,青云得意,见说长存。
抖擞衣冠,怜情蛊情降和合渠无恙,合挂当年神武门。
都如梦,算能争几许,鸡晓钟昏。
此心无有新冤。
况抱瓮年来自灌园。
但凄凉顾影,频悲往事,殷勤对佛,欲问前因。
却怕青山,也妨贤路,休斗尊前见在身。
山中友,试高吟楚些,重与招魂。
“春风自满余怀。”此处的“自”应是“春风”所为,并一直管到“更教无日不花开。未须愁菊尽,相次有梅来”。
冷雁寒云渲景,不一定是实景,而“春风自满余怀”也非实景。此处“春风”,应似“花开花落终有时,总赖东君主”的东君(掌管百花)那般无情,不管词人目之所及心之所感是否是“冷雁寒云”,亦不管其心中是否有“恨”,它依旧促使“无日不花开”。哪怕菊尽了,还会有梅来。可词人已英雄暮年,再也无年少时,纵有壮志又焉能酬得?
“多病近来浑止酒,小槽空压新醅”。“止酒”,典故源自陶渊明,稼轩也仿其作了《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词: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平居鸩毒猜。况怨无小血迹情降多少钱大,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他还有一首诗,诗名就叫《止酒》:
渊明爱酒得之天,岁晚还吟止酒篇。
日醉得非促龄具,只今病渴已三年。
“吸烟有害健康”,明知不可为却为之,因愁无解,所以他的戒酒没成功,“不须连日醉,且进两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