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要清朗网络、游戏环境,严格建立防未成年人沉迷系统,另一方面则需要建立起矫正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救助体系。
近日,广东深圳一男孩沉迷玩手机,爸爸“反向教育”监督他连续玩手机17个小时。视频内容显示,男孩坐在椅子上,不时变换姿势,有些痛苦地玩着手机。另一段视频中,男孩已经躺在椅子睡着了,但又被叫醒,让他继续玩手机。据报道,对于自己的“反向教育”方式,爸爸称效果不错,儿子已经认识到了错误,并用英文写了保证书,但自己这样做是有前提条件的,孩子平时成绩不错,挺听话的,经常跟爸爸去户外,体能也不错,不建议其他家长轻易尝试这种方法。
com虽然男孩爸爸已经强调这只是适合自己的反向教育法,但这一教育方式还是引发了热议,有网友认为能“以毒攻毒”,让孩子认识到错误;也有人质疑这一方式有些粗暴,可能难起到真实效果,孩子写了保证书,但并不能保证他之后不再沉迷。
如何让孩子适当乐于其中而不沉迷玩手机,这是家长们必须修读的一课,也是社会需要求解的课题。我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要求,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但在如何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方面,不少家长缺乏正确的方法。实际上,这需要家长多陪伴孩子,在陪伴孩子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与广泛兴趣。面对沉迷游戏的孩子,家长要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不要急火攻心想“一招制胜”把孩子从沉迷中拉出来,还应该多以陪伴教育帮助孩子。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建议,全面停止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这得到不少家长的支持,但从现实看,治理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很难“一禁了之”,而是需要监管部门、游戏平台与家长各司其职。监管部门要严格督促游戏平台落实防沉迷规定,压实游戏平台的责任,不能让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家长要切实履行监护责任,多花时间陪伴、教育、引导孩子。
毕竟,即便禁止面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如果家长不履行监护责任,未成年人还是可用父母或其他成人长辈的账号玩游戏。作为家长,不能只把责任推给监管机构与游戏平台,而很少反思自己的问题,或者寄希望于能有什么“妙招”,让孩子戒掉手机。
部分没有合法资质的戒网瘾机构由此出现,这些机构采取的“矫正”措施,基本上就是高强度体力劳动,甚至是棍棒体罚,被“矫正”的孩子由于无法承受体罚就“承诺”不再打游戏。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经过“矫正”后变乖了,认为“矫正”很有效,而这种“矫正”往往并不科学,过一段时间后,孩子又沉迷游戏,还有的孩子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就像上文提到的连玩手机17小时的“反向教育”,如果这一场景出现在某家戒网瘾机构中,想必会被认为是对孩子进行不让睡觉的精神折磨,所以这种教育方式需要把握好尺度。可以理解家长面对孩子沉迷其中的焦虑,为此,一方面要清朗网络、游戏环境,严格建立防未成年人沉迷系统,另一方面则需要建立起矫正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救助体系。不能让家长独自面对这一问题,而需要学校、社区成立公益机构,招募专业人员,与家长一起采取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做法,通过陪伴教育、生活教育,让孩子摆脱网瘾。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熊丙奇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标签: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