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对圣,智对愚,傅粉对施朱。
【注释】:贤:贤人,一个有才能的人。圣:一是称学识或技能有极高成就的人,二是指古代的皇帝。
智对愚的例子,最典型的就是出自战国古籍《列子·汤问》里《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说的是愚公家门前有王屋和太行两座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认为这不可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而山又不会再长高,何愁挖不平它呢?”最终,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天帝,天帝就命天神搬走了两座大山。
在这个故事里,愚公未必真是愚蠢的,智叟也未必就是正确的。现实生活中,总有人,仗着自己的小聪明,想抄捷径,却不如那些,真真正正脚踏实地努力工作的人,最后得到的成功来的有意义。所以是智是愚,总是要看看人到底是怎么面对困难,如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傅粉:抹粉,搽粉。傅,涂抹。粉,指女子涂在脸上使面容显得白皙的化妆品。施:加上,抹上。朱:本义是红色,这里指胭脂口红一类的化妆品。
名缰对利锁,挈榼(qiè kē)对提壶。
【注释】:名,指名声名誉,有时名声太大,实际上是对人的一种束缚。叫做名缰。缰就是拴牲口用的缰绳。利在这儿是利益的意思,过分地追求利益,实际上也是对人的一种限制,称做利索。指被名声的缰绳,利益的枷锁所束缚和拘禁。
挈榼:手提着酒器。挈,举起,提起。榼,古代盛酒或贮水的器具。有成语“挈榼提壶”,指拿着酒杯,提着酒壶。形容嗜好饮酒。
在这边,不管是被名利所缚,还是万事不管,这是代表的人的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鸠哺子,燕调雏,石幛对郇(xún)厨。
【注释】:斑鸠、布谷之类的鸟古人统称为鸠。《诗经·尔雅》记载,鸠喂小鸟时,第一轮从体形大的喂到体形小的,第二轮则一定从体形小的喂到体形大的,以保持食物的平均分配。
雏在这指幼鸟,就是小燕子。说的是燕子是非常尽职尽责的父母,调养雏燕不辞辛劳。小燕子学飞的时候,母燕一定在旁边调教。
石障:石崇的锦帐。《晋书》记载,石崇和王恺斗富,“恺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意思是说王恺用紫丝布做了四十里的帷帐,石崇就用丝锦做了五十里的帷帐来和他抗衡。后以“石帐”代表豪富的装饰。
郇厨:也叫郇公厨,唐朝韦陟(zhì)袭封郇国公,生活奢侈,他精于烹饪美食,凡是到他家来拜访他的客人,必能酒足饭饱而归。他饮食特别奢靡,他吃的饭菜,必须弄得特别精细、洁净,每吃完一顿饭,他家厨房里所扔掉的菜肴食物,价值何止万钱。后来用郇厨称盛宴。
烟轻笼岸柳,风急撼庭梧。
【译文】:薄雾笼罩着堤岸上的杨柳树。狂风摇撼着庭院中的梧桐枝。
【注释】:古诗词中有“柳烟”一词,指春天柳树枝叶茂密似笼烟雾。在这儿,烟轻对风急,用漫漫薄雾,对着阵阵的狂风。一个是烟雨中,一抹淡绿;一个在狂风中,落叶洒洒。一急一缓,各有呼应。
鸜(qú)眼一方端石砚,龙涎三炷博山炉。
100【译文】:带有鸜眼的端石砚,烧着龙涎的博山炉。
【注释】:鸜眼指端石上的圆形斑点。大如五铢钱,小如芥子,像是八哥鸟的眼睛,外有晕。以活而清朗,有黑精者为贵。端石砚即端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齐名。出产于唐代初期端州(今广东肇庆市东郊的端溪),故名端砚。
龙涎:指龙涎香,一种名贵的香料。又名龙腹香,其色黑褐如琥珀,有时有五彩斑纹,呈不透明的固态腊状胶块,焚之有持久香气,有股独特的甘甜土质香味,西方称之为“灰琥珀”。它是抹香鲸肠内分泌物的干燥品,有的抹香鲸会将其吐出来,有的则会从肠道排出体外。古人在海上得到它,就认为是龙在睡觉时流出的口水,叫它龙涎香。
博山炉:古代香炉的名称。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中间雕有云气纹、人物及鸟兽。在炉中焚香,轻烟飘出,缭绕炉体,自然造成群山朦胧、众兽浮动的效果,仿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
端石砚和博山炉都是精致高档的文玩物件。放在一起,皆是古代读书人,书房摆设的描写。
曲沼鱼多,可使渔人结网;平田兔少,漫劳耕者守株。
【译文】:曲回的池塘里鱼儿很多,可以让渔夫回去织渔网;平旷的原野上兔子很少,白白让农夫空守树桩。
【注释】:曲沼:曲折迂回的池塘。结网:织渔网。古人有“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意思是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织鱼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或者比喻只希望得到而不将希望付诸行动。
漫:徒然,白白地。守株:守着树桩。这句话的典故来自“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宋国一位农夫,看到一只兔子在飞跑中不小心撞到树根死了。他白捡了一只兔子,非常高兴,从此他放弃农耕,坐守其树,希望能再次捡到死兔子。结果这样偶然的好运再也没有出现,还在等待中荒芜了自家的田地。
想要有所收获,就应该有正确的作为。结网以渔和守株待兔,又是一组正反面的典型对比。只想着不劳而获,肯定比不上脚踏实地,勤劳肯干。
上平15韵有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抄微、六鱼、七雨、八气、九绝、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声律启蒙》每韵3段,每段平仄基本格式为:
- 平对仄,仄对平。仄仄对平平。
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 -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对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切韵》《广韵》等韵书,中古汉语按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归纳出平、上、去、入(不同于我们现代的汉语拼音四声)四种声调,二元化分类,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统称为仄声。
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 了 的是平声。
普通话入声消失,入声归入仄声中的上去两声和平声中的阴平、阳平,这导致用普通话判别诗词平仄会有错误。
现代普通话汉语拼音的四声“ā á ǎ à”,我们小时候学习称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其实它们有专业的称谓。第一声叫阴平或平调;第二声叫阳平或升调;第三声叫上声或上音;第四声叫去声或去音。这样一对照,我们普通话的一声、二声即为“平”,三声、四声即为“仄”。 (中古汉语中的“入”声,已并入其它声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