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是谁写的(第一部孙子兵法是谁写的)

科灵网 13 0

《史记》里为两位春秋时期的军事理论家列传,一位是司马穰苴,另一位是孙武;前者著有《司马穰苴兵法》,后者则有《孙子兵法》传世。

司马穰苴是“田完之苗裔”,与田氏齐国同宗共祖,他生活在齐景公的时代,正值春秋末期。《司马穰苴列传》说:“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为了应对晋、燕两国的入侵,晏婴向齐景公举荐了司马穰苴。齐景公与司马穰苴交谈过后,立即拜其为大将。司马穰苴甫一上任,就斩杀庄贾,在军中树立起威信。结果“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使得司马穰苴威名大震。到了战国之时,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於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

孙子兵法是谁写的(第一部孙子兵法是谁写的)-第1张图片-科灵网

由此可知,《司马法》和《司马穰苴兵法》都不是司马穰苴的亲笔作品,是后人附会编辑而成的,就像《论语》、《孔子家语》并不出自孔子之手一样。在《汉书·艺文志》中,也没有《司马穰苴兵法》这本书,而《司马法》则列入礼部的书籍行列,并不视为兵书。

至于司马穰苴其人是否真的存在也很成问题。《司马穰苴列传》里说的晋燕侵齐之事并不见于《春秋》和《左传》,也不见于《史记·齐太公世家》。在齐景公时期,齐晋两国交好,景公曾分别朝拜过晋平公与晋昭公。当时燕国的国君被大臣驱逐,逃奔到齐国避难,齐景公请求晋国帮忙平定燕国内乱。得到允许后,齐国讨伐燕国,送燕君归位。这位国君《左传》写作燕简公,《史记·燕世家》则误以为是燕惠公。既然晋燕侵齐之事存疑,那么名不见《左传》的司马穰苴其人也就存疑了。

同样的,《孙子吴起列传》说孙武曾帮助吴王阖庐“西破彊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并有《孙子兵法》十三篇传世。然而孙武却像司马穰苴一样,并未被《左传》提及,就连战国时的诸子也只提到吴起,很少说到与其齐名的孙武——孙武可能也是个虚构的人物?

孙子兵法是谁写的(第一部孙子兵法是谁写的)-第2张图片-科灵网

兵圣孙武

孙武与孙膑是否是同一个人?

钱穆在《先秦诸子系年》提出一个观点,认为春秋时代并没有孙武这个人,孙武只是孙膑的原名而已

《史记》把孙武与孙膑分为两人,二者相差com百馀岁,后者是前者的子孙。《汉书·艺文志》中有“《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可见历史上存在两个“孙子”,并且有两部《孙子兵法》。

然而钱穆认为孙武这个人不见于《左传》,故而身份存疑,可能是后人把孙膑的事迹讹传成了另一个人。司马迁《报任少卿书》里有“孙子膑脚”的说法,可知“膑”并非孙子的本名,只因他被庞涓迫害而导致双腿残疾,才以此为名,就如瞽叟、黥布之类,孙膑的本名可能就是孙武

《史记·魏世家》里把魏哀襄王误分为魏襄王和魏哀王两人,《孙子吴起列传》中也有可能把“孙子”误分为孙武和孙膑两人。孙膑晚年随田忌奔楚,在吴地写出了《孙子兵法》,所以钱穆说:“后人说兵法者,递相附益,均托之孙子。或曰吴,或曰齐,世遂莫能辨,而史公亦误分以为二人也。

然而钱穆忽略了《孙子兵法》这本书中的内容,《九地篇》写道:

“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虚实篇》又说: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

这显然是围绕吴越相争的问题而发表的议论,并且是站在吴国的立场,认为越国虽然兵马众多,但并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败。如果《孙子兵法》是孙膑写的,那么当时已经是战国之世,吴国早就灭亡了,越国也已被楚国所吞并,孙膑为什么还要在书中发表这种怪论呢?

其次,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膑兵法》也最终证实《汉书·艺文志》里的《吴孙子》和《齐孙子》是两本不同的书,传世的《孙子兵法》并非孙膑所作。

孙子兵法是谁写的(第一部孙子兵法是谁写的)-第3张图片-科灵网

孙武是否是虚构的人物?

对《孙子兵法》的成书年代,历来就有很多人怀疑过。例如南宋的叶适认为春秋之世,凡用兵作战的卿大夫《左传》都会记载其名字,然而吴楚之战时,《左传》和《国语》只提到伍子胥、夫概王等人,无一字提及孙武。倘若孙武是吴国重臣的话,不应没有记载。因此,叶适说:“凡谓穰苴、孙武者,皆辨士之妄相标指,非事实。

然而事实上司马迁在《史记》中并没有说孙武是吴国称霸的关键人物,那个“西破彊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的人是指吴王,孙武只是“与有力焉”。后人理解错误,反而质疑说太史公既然认为孙武“显名诸侯”,为何却名不见于《左传》——既然不见于《左传》,便实无其人。这种逻辑真可谓牛头不对马嘴。

《左传》里缺失的人物其实并不少,例如辅助齐桓公称霸的宁戚、东郭牙等都名不见经传,只出现在先秦子书中;《左传》全书也只提到大夫种一次,而没有说及同样重要的范蠡。《左传》没有提到就不存在,这种逻辑不能成立。

孙武是个优秀的军事理论家,但他不一定也非得是优秀的军事指挥家,就如《战争论》的作者克劳塞维茨一样。叶适想当然地把孙武类比孙膑,认为写《孙子兵法》的人必然也会有出色的实战成绩。然而《汉书·艺文志》里也有《丁子》、《景子》等兵书,其作者皆名不见经传,并非写兵书的人就都是名将。孙武因写出《孙子兵法》这本书而知名,《孙膑兵法》则因是孙膑这个人所写才受到关注,彼此不矛盾。

孙子兵法是谁写的(第一部孙子兵法是谁写的)-第4张图片-科灵网

孙武活着的时候可能官位不高

《孙子兵法》是否是战国时期的作品?

《孙子兵法》一书提到“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和“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其所指的战争规模已经超过了十万众,引起后人的怀疑。如清人姚鼐认为“春秋大国用兵,不过数百乘,未有兴师十万也。是书所言,皆战国事耳。”章学诚也断言“春秋用兵,未有至十万者。”被钱穆引以为据。然而,这些言论反映了说者对春秋历史缺乏了解,并且多少有些书生气。我们只需理顺春秋各场战争的规模,便可将其论点攻破。

春秋之时,晋、秦、齐、宋联军在城濮与楚军交战时,《左传》说:“晋车七百乘”,杜预注曰:“五万二千五百人”。这是当时晋军投入的数量。杜预又说:“古者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所以我们可以据此来估算春秋时代各场战争投入的兵力。

春秋初年,郑庄公出兵二百乘伐大叔段,约投入一万五千人;楚成王初年,令尹子元以车六百乘伐郑,投入兵力约四万五千人;之后赵盾以诸侯之师八百乘平定邾国内乱,有兵约六万人。这是春秋初期大国的用兵数量。

到了春秋中期,鲁宣公二年之时,郑国与宋国交战,郑国俘虏了宋国的华元,斩杀乐吕“及甲车四百六十乘”,可知此战宋国损失三万四千五百人,小国间的战争规模已扩大。鲁成公二年,郤克向晋景公请兵伐齐,景公许之以七百乘,郤克嫌少,最终增兵到八百乘,再加上鲁、卫联军,最终击败齐国。

孙子兵法是谁写的(第一部孙子兵法是谁写的)-第5张图片-科灵网

到了春秋中后期,鲁襄公十八年,晋国讨伐齐国,范文子对齐国的使者说:“鲁人、莒人皆请以车千乘自其乡入,既许之矣。”此役,晋军投入七万五千人以上的兵力,令齐国人胆寒。之后,郑国伐陈,投入了七百乘的兵力,与城濮之战时晋国相当,相比于春秋初年,各国的武装力量都出现增长。秦公子针奔晋时,竟然带走了秦国的千乘车马,华贵至极。鲁昭公八年,鲁国阅兵,“革车千乘”;五年后,晋国也进行了一次阅兵,“甲车四千乘”,参加检阅的士兵约有三十万人,故而叔向夸口说:“寡君有甲车四千乘在,虽以无道行之,必可畏也。”可见,到了春秋末期,诸侯用兵早已不是“数百乘”了。春秋即将结束的时候,吴王夫差北上伐齐,杀国书、公孙夏等,获革车八百乘,约六万人以上。

《孙子兵法》里提到的“兴师十万”正好反映的是春秋末期的战争规模,作者取十万为整数并非过分夸大,而且《孙子》是兵书又不是史书,并不需要非得严谨地说“兴师数万”不可。

春秋初期战争规模小,所以基本都是速决战、大会战,例如韩之战、城濮之战等都在一天内便可分出胜负;而到了中期,开始出现楚庄王攻宋不能下的情况,粮草后勤变得益发重要。到了孙武的时代,范氏与中行氏龟守朝歌,赵简子讨伐了五六年才将城门攻破;而越王灭吴、知伯讨伐晋阳也都持续三年之久,战争变得越来越长,规模也越来越大。所以《孙子兵法》中强调的因粮于敌、不战而屈人之兵,力求避免“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的情况,这正是对战争类型变化的反映。

至于《孙子》里的∶“孰有道”、“不可因怒而兴师”,称“主”而不称“君”,也正是反映宋之会(公元前546年)以后,诸侯政自大夫出的现实情况。这年鲁国的叔孙豹、晋国的赵武、楚国的屈建、蔡国的公孙归生、卫国的石恶、陈国的孔奂和郑国的良霄会盟于宋国,标志着诸侯会盟转变成大夫会盟。从这以后,国君领兵打仗的现象变得很罕见,接着楚公子围弑君、鲁三桓逐昭公、田氏专其国之政、赵氏为晋国正卿,真正掌权的早已不是作为诸侯的“君”了,而是作为大夫的“主”

因此,说历史上没有孙武这个人,显得证据不足;说《孙子兵法》是战国时的作品,也失之于武断。

标签: com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