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音)

科灵网 5 0

埲(pēng)

埲,古音读běng,兴化人今读pēng,《广韵》《集韵》均收录此字,解释为“尘起貌”。宋代赵叔向的《肯綮录·偶俗字义》:“尘起曰埲塕。”章炳麟先生《新方言·释地》中说:“浙江谓尘垢狼藉为埲。”可见,这个字的出现是很早的。泰州人对它的使用恐怕已有上千年的时光,对它的理解至今未变。

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音)-第1张图片-科灵网


城市里用砖头、水泥铺成的场地、路面多,泥土较少,市民少受尘土飞扬之苦,故而不怎么说到“埲”字。但农村人成天跟泥土打交道,随口就能冒出一个“埲”来。一阵风吹来,晒稻谷的农妇揉着眼睛说:“满场的灰都埲起来了,把我的眼睛眯住了。”孙子学着扫地,奶奶会提醒他:“轻点扫,别弄得满屋三间都灰埲埲的。”油面店里,做面食的师傅告诉客人:“刚才不知哪儿来了一阵怪风,埲了我一脸的面粉。”

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音)-第2张图片-科灵网

网络图片:灰埲埲的场景

我第一次知道有“埲”这个字是在读师范的时候。教我们现代文学的那位老师,真的是深谙教育之道。他曾借助一个“埲”字,让我们狠狠地佩服了他一回。那天,他见讲台上满是粉笔灰,没有先讲课,而是对大家说:“你们以后也会当上老师,如果遇到学生没把讲台抹干净,要转到讲台的另一边,对着黑板把讲台上的粉笔灰吹掉。你如果对着学生吹气,粉笔灰就会埲到学生身上,这就叫以邻为壑,一个教师是万万使不得的。知道‘埲’字怎么写吗?课后不妨去查查字典。”我们的这位老师既不动声色地批评了不怎么负责任的值日生,又彰显了一种为师情怀,还教给我们一个生字,可谓是一石三鸟。

兴化人不仅用“埲”表示有形之尘的飞扬,还用“埲”表示无形之尘的扩散。丈夫说话粗,妻子会批评他:“你是好话没得,臭屁直埲。”孩子尿床了,妈妈在他屁股上拍了一巴掌:“要撒尿也不喊,弄得铺上臊气味埲埲的。”村里有个姑娘外出打工一年未归,其母逢人便发牢骚:“这个死丫头也不回来看看,惹得村里谣言埲埲的。”这几处的“埲”字不是用得妥帖、用得准确、用得生动吗?

鸟禽乱飞的场景 王宏图 摄

《集韵》中还收有一个字,是鸟旁加奉,也读pēng,义为鸟禽乱飞的样子。兴化方言里也是常用到的,如,看见一只水老鼠,河里的鸭子鸟奉起来了。其实,这两个字都有纷飞之义,但古人就是不怕麻烦,硬造出两个不同的字来。如果我要写一个句子“鸡子鸟奉起来,把灰尘弄得埲埲的”,那就要用到两个不一样的pēng来。

(jiù)

jiù,音“就”。《集韵》里收了这个字:“jiù ,缩也。”清代高邮人王念孙的《广雅疏证》中有这样一段:“jiù者,《众经音义》卷下五引《通俗文》云:缩小曰jiù。……今俗语犹谓物不伸曰jiù矣。”朴学大师考据就是这样严谨,把jiù的来处说得清清楚楚:东汉末年服虔的《通俗文》(我国第一部以当时的方俗词语为研究对象的专著)就解释过这个字,唐代玄应的《众经音义》(我国现存最早的佛经音义著作)引用过《通俗文》中的解释。最后,王念孙才说出自己的解释。

这个字古已有之,是毫无疑问的。但它在一般的字典里已查找不到,在电脑字库里也不见身影。说明这个字在我国许多地方已不再使用,大有销声匿迹之势。我们应该庆幸的是,泰州人却认真地保留着这枚古代语言的化石,这使土得掉渣的泰州话传承着千年前的基因,散发着青铜般的光泽。

兴化话中,“jiù”有“缩、皱”之义。物品由长变短、由平变皱叫“jiù”,如,这根绳子晒干了,jiù了几寸;打过霜后,青菜叶子都jiù了起来。身体从前退后、由近避远也叫“jiù”,如,事情本来是他发起的,现在他却jiù了起来;浴池里的水温度太高了,烫得孩子的脚直jiù。

一般情况下,“jiù”字是不含褒贬的,但这并不是说它就可以随意使用,有些情况你必须注意:你不能说人家“腿子jiù了筋”,因为这是一句骂人的话;你如果说别人“成天jiù着头”,那就是对别人的不敬;你要是对女人说她脸上发jiù,你就太失礼了。

最正常的“jiù”是棉布缩水。过去人家把棉布买回家以后,总要先把它放到水里泡个透。待晾干后,棉布就会稍微变窄变断。缩过水的棉布就不会再jiù了,缝制的衣服才能长时间合身。纯棉织物的缩水率一般在5%至10%左右,是由其经线纬线的密度决定的。

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音)-第3张图片-科灵网

最感伤的“jiù”是肉体的收缩。村里有一尼姑庵,庵里有一位90多岁的老尼姑,她身体伛偻,给人一种又矮又小的感觉。小时候我常跟母亲到她那儿去玩,吃了她不少的糖果。有一天,我竟问她:“你为什么长得这么小?”老尼姑笑了起来:“我小时候也是天天长大的,现在老啦,jiù起来了,等死吧。”过了几年,老尼姑圆寂了。我看着几个吃斋念佛的妇女把她抬进了荷花缸,觉得她更小,小得像一个孩童。我忽然明白:人不仅会往大处长,也会往小处jiù,一个人jiù的过程,就是生命不断消逝的过程。

最气人的“jiù”是意志的退缩。生活中,人们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如果有一个人挺身而出,大家再跟着出谋划策,然后合力克服困难,就会踏平坎坷。怕就怕领头的那位关键时候却躲了起来,等着吃树上掉下来的果子。泰州人会这样斥责这种人:“昨天心口拍得咚咚响,今天却像缩头乌龟一样jiù了起来!”

兴化方言中冷僻字:喎、眍、嗄、齆、奊

过去农村人眼睛近视是不戴眼镜的,因为眼镜会给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近视的人看东西往往要把眼睛眯成一条细缝,才能稍微看得清楚一些。兴化人把眯着眼睛说成“觑着眼睛”,还把近视眼称为“觑觑眼”。“觑”有两个读音,这里读qū,是个口头语;还可以qù,是个书面语,当“看”讲,如“面面相觑”。“觑觑眼”本来是个中性词,但在兴化话中却有了贬义色彩,我记得小时候如果喊人家“觑觑眼”,人家就会生气的。


100我又想起另外几个描写人的身体状态的字来。

喎,音wāi,专用于形容人的嘴歪,指的是由于颜面神经麻痹口角向另一侧歪斜的症状。“喎”义完全包含在“歪”字当中,只是两个字用的地方不同罢了。这就奇怪了:既有“歪”字,何必再造一个“喎”字?我想,这正说明汉字的科学、文明。“歪”字属会意字,即“不正”,用这个字描写一堵墙的偏斜、形容一种风气的邪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用它来表示人的口眼的病态,那就有羞辱的味道了。专门造个形声字来取代“歪”字,让人从字面上看不出人体的病态来,这不是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吗?我认识一个绰号叫“刘喎子”的人,他能把一支紫箫吹得悠扬、凄婉。听大人们说,他的嘴是因为吹箫把鬼引来了才变喎的。“刘喎子”为人非常正派、正直、正义,周围的人都很敬重他。你说,我们怎能把“不正”用到他身上呢?

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音)-第4张图片-科灵网com


眍,形声字,音kōu,指眼珠子深陷在眼眶里面。眼睛的特征是人脸部最重要的特征,我们从中能捕捉到许多信息。农村人认为,眍眼之人个性中会有更多的深沉、凶猛,而缺少温和和宽容。这种相面之术肯定是不可靠的,我们当然不能相信。但当一个人被病魔折磨得骨瘦如材的时候,我们确实能从他眍下去的眼睛中读出哀愁、绝望与恐惧来。

嗄,读shà,声音嘶哑。这本来是个书面语,但兴化人却经常在口语中用到它,因发烧而发音困难、因着急而发音凝滞、因说话过多而发音低沉都叫“嗄”。“嗄”跟“沙哑”意思大致相同,都是指声音里像掺杂了沙粒一样疙里疙瘩的。兴化人的口语中多用“嗄”而少用“沙哑”,我们要注意的是,“嗄”是不能写成“沙”的。

齆,普通话读wèng,兴化话读òng,形容人因鼻孔堵塞而发音不清。从小到大都是齆着鼻子说话,那是身体上的缺陷,兴化人称这种人是“齆鼻儿”,或者“齆齆儿”。如果是因为伤风说话发齆,那可不要大惊小怪。有一种人常在酒席上把鼻孔喝得通气不畅,还借着酒兴哼出一段顺口溜来:“鼻子发了齆,眼睛发了红,舌头发了卷,走路发了冲。”

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音)-第5张图片-科灵网

奊,这个字读xié,跟“歪斜”的“斜”一个音,其义是“脑袋不正”。现在一般都以“斜”字取而代之了,写成“斜头”。让这个难得一见的怪字不再露面,未必是件坏事。

兴化方言冷僻字:揞(wǎn)、湴(pán)

揞(wǎn)

普通话中读an音的字,在兴化话中往往会读wan音,像安、岸、暗等字就是。“揞”字也有这个特点,普通话读ǎn,而泰州话读wǎn。这个字一当按、捂讲,二当掩藏、遮掩讲,三当用手把药粉或其他粉末敷在伤口上讲。这个字还有一个义项是揩拭,元代贾仲名的杂剧《萧淑兰》中就有“春衫双袖漫漫将泪揞”,但这种用法在泰州方言里是听不到的。

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音)-第6张图片-科灵网

我一直以为,兴化方言里的“揞”是源自一个动作,即以手掌弯成碗状,然后按向某处,“揞”与“碗”似有一些联系。我们把一只手掌向上弯曲称为“碗”,把两只手掌并在一起向上弯曲也称为“碗”。小孩子春节期间到人家拜年,总是把小手“碗”着的,因为那样可多放几粒蚕豆,或多放几颗花生。如果一个小伙子揞住一位姑娘的眼睛,让姑娘猜猜他是谁,这位小伙子肯定就无伤害姑娘的意思,而只是与姑娘开玩笑,因为这里的揞并不是平板着手掌的死捂、硬捂,他只是用手掌的四周接触姑娘眼睛的四周。如果说一位姑娘抓住一把炒米揞进嘴里,就是指这个姑娘先抓起一把炒米,然后像碗一样一下子倒进嘴里,而不是指先把炒米放在嘴边,再用舌头舔进去。

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音)-第7张图片-科灵网

兴化方言中还有一条俗语“放屁用手揞”,是批评那些根本无济于事的措施。一个人要放屁,用手揞能挡得住那种熏人的臭味吗?我们身边确实是存在着许许多多“放屁用手揞”的滑稽的:小孩子上网有瘾,家长就把家里的电脑线给掐了;医患纠纷日趋激烈,院长就在医院门口多安排几名保安;足球越踢越臭,就用重金从国外请几个黑人来;素质教育推进遇阻,学校就多开几节唱歌课。用“放屁用手揞”形容这些弱智的措施虽有不雅之嫌,但却大有解气之妙。

“揞”字由按、捂引申开来,当然就有掩藏、遮掩的意思,捂着、盖着、瞒着那些不光彩的事、违法乱纪的事都可叫“揞”。在“八亿人民八台戏”的年代,大队决定排演样板戏《红灯记》。宣传队组织十多天后,演李玉和的和演李铁梅的好上了,偏偏这个“李铁梅”是个南京知青,那时候勾引女知青就是破坏“上山下乡”,是要吃官司的。演李奶奶的是“李玉和”的妻子,她得知丈夫闯了大祸,找到村支书,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求情:“无论如何要事情揞住,报到公社去就不得了啦。”支书说,:“光靠我一个人揞没有用,还要女知青不把事情说出去。”支书又重新物色了一位“李铁梅”,把女知青安排回南京过春节。后来女知青的父母还是向公社告了状,那位“李玉和”就被带走了。那一年春节,村里的舞台上就没能演成《红灯记》。许多人都觉得遗憾,但也有人安慰“李奶奶”:“怪只怪你男人犯嫌,这么大的事怎么揞得住呢?”

湴(pán)

这个字并不难查,稍大的词典上都是有的。《词海》上标注的读音是“半”,解释为“烂泥”,属名词,难怪有些地方把泥蛇、水蛇称之为湴蛇。但在兴化一带,这个字是应该读如“盘”的,是个动词,一是指蹚水过河,二是指在烂泥中行走。

兴化人说得最多的是“湴(pán)田”和“湴河”。

兴化水田多,农人的许多农活都是在湴田的过程中完成的。扯秧、插秧、施肥、薅草,他们是可以在泥淖中行走自如的。以平如巨镜的水田为舞台,以无边的火烧云为背景,男男女女们或进或退、或躬或立、或扭或蹲、或喊或歌,该是多么原始而又美丽的图景!村子里的老人往往能从一个男人的腿子上看得出他是否勤劳,因为经常湴田的男人腿子上是很光滑的。

湴河无疑是艰难的、危险的。许多人喜欢用湴河来比喻人生陷入泥淖之中,那些算命的、看相的则以湴河比喻遭逢厄运。对湴河的这种理解,在泰州人中是很普遍的。“文革”期间,一老农被生产队安排于冬天养牛,他见牛身上生了许多虱子,就用“六六六”药粉掺到水里为牛洗澡。牛身上的虱子是被洗掉了,但有一条牛竟中毒而亡。大队革委会给他戴了一顶破坏集体财产的帽子,要他接受群众的批判。我曾多次听老农的妻子在别人面前叫屈,末了总是这一句:“不知这次能不能湴过这条河呢。”那时我就知道,命运中有很多的河是要湴的,湴过去则万事大吉,湴不过则会大祸临头。

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音)-第8张图片-科灵网

所以,兴化人把怂恿、诱骗别人去吃暗亏、去陷困境、去做蠢事称之为“叫人湴河”。比如,你明明知道那笔生意不能做,却叫人家去投资;你对某某领导有意见,却劝其他人去写举报信;你刚刚到商场退掉某种商品,却在别人面前大夸其价廉物美;你昨天还看见前面在修路,今天却把人家往那条路上指……这些都叫“把水人家湴”。

有人把“输了钱要翻”的“翻”、“拼(读如盼,舍弃不顾)死吃河豚”的“拼”都写成“湴”,显然是没有道理的。

还有人把“湴”字写成上面一个“並”加下面一个“足”,这个字在《康熙字典》中是查得到的,其义与湴相同,也算是规范的写法。

兴化方言冷僻字:噇、漺

噇,是个形声字,读“床”,声符是“童”而读“床”的还有“幢”字;口旁是义符,表示与“吃”有关。字典上对这个字的解释是,无节制地狂吃狂喝。

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音)-第9张图片-科灵网

网络图片:范丞丞这个动作比较适合“噇”的场景

在兴化方言中,“噇”除了有吃喝无度的意思外,更有对吃的一种贬义化、丑态化,如,催人吃饭,说“快点噇”;斥人蛮不讲理,骂“你噇的屎”;对吃斋饭的另一种表述,就是“噇倒头”。几乎没有人把“噇”字用在喜庆的席口上,谁听人说过“噇喜酒”、“噇年夜饭”、“噇碰头”?

“噇”在古代早有使用。唐代诗人寒山写过这样的诗句:“背后噇鱼肉,人前念佛陀。”宋代罗烨《醉翁谈录》中有:“噇发迹话,使寒门发愤;讲负心底,令奸汉包羞。”不过,这里的“噇”是“胡诌”之意。远杂剧《散家财天赐老生儿》中有一个四字詈词“噇脓捣血”,义为“胡吃乱花”。值得一提的是,《水浒》第四回也用到了“噇”:“你是佛家子弟,如何噇得烂醉了上山来!”有人便据此推断《水浒》的作者施耐庵是兴化人,这是没什么道理的。《西游记》第54回也有这么一句,猪八戒“一骨辣噇了个罄尽”,难道吴承恩也成了兴化人?其实,“噇”作为方言使用地域是较为宽广的,天津人就用得较多,不仅可作胡乱吃喝之解,还有扎伤、跌落之义。

兴化人在生活中是经常使用“噇”字的,当然,骂人的极少,更多的是打趣、调侃、开玩笑。时庄时谐、或真或假,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是难以捉摸的。

前些年,某村一小伙子娶了一位漂亮的苏南姑娘。新娘来生活了几天后,便问新郎:“你们这里的‘噇’是什么意思?”小伙子答道:“‘噇’就是‘吃’。”此后,新娘与新郎交流时总以“噇”代“吃”,如“今天的菜很好噇”、“你噇饭的声音太响了”、“让你爸妈一起噇吧”。新郎以为新娘在玩诙谐,并没有太在意。一日,新郎的母亲身体不适,到村卫生室挂水。新娘子为表孝心,便给婆婆送去老母鸡汤。新娘双手捧着鸡汤递到婆婆病床前,道:“妈,噇吧。”婆婆顿时变了脸色,一把推过新娘子的鸡汤:“你自己噇!”新娘不解,委屈而返,新郎知道情况后,笑出了眼泪:“你把‘噇’字用错了。”新娘纳闷了:“这个‘噇’字什么时候可用,什么时候不可用?什么人可用,什么人不可用?”新郎道:“慢慢你会明白的。”

长辈要求晚辈“噇”,那是娇惯,

晚辈要求长辈“噇”,就是无礼;

朋友之间使用“噇”,可表亲热,

生人之间使用“噇”,显得放肆;

生气的时候说“噇”,为泄不快,

喜庆的时候说“噇”,带来晦气。

不知道那位漂亮的苏南女子现在有没有学会用“噇”?

漺,音shuǎng。《玉篇》注:“净也,冷也。”《广韵》《集韵》均解释为“净也”。《康熙字典》还据《扬子方言注》列出另一个义项:“漺,錯也。与磢同。”《词海》干脆就注为“同磢”,这就有马虎之嫌了,“磢”读chuǎng,是“用碎瓦、石块等冲刷”和“磨擦”之义,并无“净”义。从《玉篇》的解释中可以看出,这个字应该是一个褒义色彩明显的字,要不然,清代的那位书法家、诗人怎么会叫杜漺呢?

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音)-第10张图片-科灵网

网络图片:“”漺的场景随处可见

兴化人经常使用这个字,主要是取其“净”义,但这里的“净”并不是一个表示清洁、干净的形容词,而是一个动词,有“使水滴净”之义。兴化人所说的“漺”不同于“晒”,“晒”是利用阳光使水分挥发;也不同于“挤”,“挤”是通过压力使水分流失;还不同于“甩”,“甩”是借助挥动使水分滴落。比如说,一件真丝的衣服洗完后,是不宜用手挤水的,因为挤后衣服会起皱,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水慢慢漺掉;再比如说,刚刚洗好的蔬菜是不宜立即下锅爆炒的,因为那上面沾着不少的水,炒熟了不会嫩脆,必须把它放到篮子里漺上一会儿。

所谓“漺”,实际上就是把物品挂在一边或搁在一边,暂时不管它,让上面的水分滴净,使之自然变干。兴化人深深懂得那种高高挂起、不问不理的效用,竟把“漺”字表示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

在民间,“漺”是一种“冷落之招”。生活中有一种人无理不怕人、有理不饶人,总认为自己是“常有理”,不听人劝说,不相信“退一步海阔天高”。假如你和他有了矛盾,一时半会是解决不了的,你越是对他忍让他越是来劲,他会缠得你头昏脑胀。这时你如果征求身边高人的意见,他会给你支出一招:漺他。怎么个漺法?就是暂时把这件事挂起来,对矛盾的另一方不理不睬。任凭他怎么吼东骂西、怎么暴跳如雷、怎么感觉良好,你就是不动声色、不接话茬、不置可否。这样,他就会渐渐冷静下来,就会渐渐发现自己原来并不是真的很有分量。在这种情况下,再处理与他的矛盾就容易得多了。

在官场,“漺”是一种“贬抑之术”。假如领导不喜欢或不欣赏某个部下,而又不愿意得罪这位部下,那他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这个部下漺起来。其做法是:先给他个虚职,然后把他晾在一边,不要他做具体的事,不让他做一分钱主。此法对那种不学无术、自高自大、善于作秀的“油子”也许是一种教育,但对那些有真才实学、勤勤恳恳、敢于创新的能人就会是一种伤害。


【作者简介:毛家旺,1958年出生,江苏兴化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杂文学会会员,民俗及方言学者。在全国文学期刊及媒体发表各类作品百余万字,有专著《泰州方言例解》《庶民的礼俗》和中篇历史小说《盐场的反叛——张士诚传》】

文章、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音)-第11张图片-科灵网

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音)-第12张图片-科灵网

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音)-第13张图片-科灵网

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音)-第14张图片-科灵网

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音)-第15张图片-科灵网

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音)-第16张图片-科灵网

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一个曾一个瓦怎么读音)-第17张图片-科灵网

标签: 100 com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