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很爱讲一句话,以描述德国南部巴伐利亚的特殊地位:“在巴伐利亚,时钟都走得不一样。”
巴伐利亚的传统文化,如传统服装与音乐、超大的啤酒杯、酸菜与烤猪脚、“童话国王”路德维希二世所建的新天鹅堡等,有的人甚至会把巴伐利亚独特的文化符号想像成整个德国的传统与文化。
最明显的就是源自阿尔卑斯山农民服装的连衣裙与皮裤,这些原本是巴伐利亚、奥地利与位于意大利北部南提洛地区的传统服装,因为慕尼黑的知名度而变成外国人眼里的德国传统服饰。但其实德国其它地区也不乏自己的传统服装。
慕尼黑啤酒节成全德国的“庆典”,其实这对德国人来说其实很不是滋味:巴伐利亚人通常以自己的文化为傲;而巴伐利亚邦以外的德国人,也不喜欢别人总是把巴伐利亚文化强加在他们身上。
但是,巴伐利亚文化为什么在“德国文化”中如此特立独行?这个问题得从德国历史上,巴伐利亚与其他地方的关系说起。
壹
德国人心中住着骄傲的巴伐利亚人:从“童话王国”到自由邦,既特殊又矛盾的地位
巴伐利亚邦在德国16个邦中,既特殊又矛盾的地位:首府慕尼黑经济良好,附近有山有水,让许多德国人选择来此定居;但同时却又觉得巴伐利亚人很傲娇。巴伐利亚不只给外人这样复杂的感受,对部分巴伐利亚出生的当地人来说,也还是个谜团。
中世纪时期,德意志地区的神圣罗马帝国事实上早是个名存实亡的国家,辖下各个小国的国王都相对独立,巴伐利亚就是其中的选侯国之一。
在宗教改革之后爆发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中,天主教的巴伐利亚公国与以瑞典为首的新教派作战。
拿破仑把神圣罗马帝国解体后,巴伐利亚宣布独立成为王国,在德意志邦国中,实力仅次于普鲁士,居民信仰天主教,受法国影响甚深。
普法战争后,德意志虽然在普鲁士王国的领导下统一,于1871年成立德意志帝国,巴伐利亚失去保护,被加入德意志帝国,但依然保留王国身份,享有高度自治。但由于在文化上与巴伐利亚最接近的奥匈帝国,选择脱离德意志继续独立,因此巴伐利亚就变成了新德国中少有的天主教地区。
巴伐利亚军队宣誓效忠的甚至不是普鲁士所建立的德意志,而是巴伐利亚国王以及奥匈帝国皇帝。当时军中就流行一首改编自奥地利作曲家约翰史特劳斯二世的歌曲:
“只有一座皇帝之城,
只有一个维也纳,
只有一个强盗窝,
那就是柏林。”
当时的巴伐利亚不像如今,被视为德国国内的“先进”地区,反而因为“童话国王”修建城堡的狂热,害得王国破产,而让德国北方地区的人有点看不起“落后”的巴伐利亚人。加上现今德国所说的“标准德文”以北方口音为主,巴伐利亚人明显不同的口音,甚至是某些极为难懂的“极端方言”,当时也被跟“落后”的刻板印象绑在一起。
两次世界大战以后,巴伐利亚在德国的地位开始有所改变:
一战后,德意志帝国解体,巴伐利亚部分人主张王室自行独立,部分人主张和奥地利合并,部分人倒向共和。在列强妥协下,巴伐利亚还是留在继承德意志帝国的魏玛共和国,1918年,巴伐利亚王国变成了今日的“巴伐利亚自由邦”。
到了1945年,巴伐利亚人也再次想到独立,包括复辟巴伐利亚王国,王室也颇有此意,又是列强干预才未成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当时的西德)决定以联邦制,抵抗威玛共和国的特殊制度,因此包含巴伐利亚在内的所有联邦州,都拥有相当的政策自治权,如教育、警察制度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巴伐利亚的基社盟更让该邦在德国显得特立独行。1945年建立,以天主教价值观为核心的基社盟,是巴伐利亚邦70多年来的执政党。他们很早就决定不跟以新教为核心的姐妹党基民盟统一。他们不只是单独决定巴伐利亚邦的政策,同时也想影响全德国的政策。
近年来,巴伐利亚民族主义卷土重来,原因不再是单纯的历史文化、宗教认同,更有现实利益考量。
贰
“百万乡村”:从边陲地带变成中心枢纽,雨露未均沾
巴伐利亚占据德国五分之一国土,是德国面积最大的邦,人口是第二大。经济层面上,因二战后柏林一分为二,企业陆续迁走,“南下”到斯图加特、伯布林根、慕尼黑等地。
战后巴伐利亚在“经济奇迹”中快速成长,从农业向制造业转型,集中了德国不少高科技产业,有的总部就在巴伐利亚,尤其机械制造让巴伐利亚的经济超越其它邦的发展。
到了1989年“铁幕”慢慢被打开,1990年两德统一以后,巴伐利亚从一个“西方世界”的边陲地带,变成位于欧洲中心的商业枢纽之一。他们常常强调:“我们漂亮的巴伐利亚”,正是因为结合了传统与现代“手提电脑、身穿皮裤”才能那么成功,并以此为傲。
但其实巴伐利亚人也很清楚,这样的经济发展并没有“雨露均沾”:除了像慕尼黑、纽伦堡那样的经济中心外,邦内其它乡下地区依然发展落后。譬如,很多地方的信号还是很差。
而慕尼黑的市民也常把政客口中的“有心脏的世界之都”,自嘲成守规无聊、俗气“土豪”的“百万乡村”,与“贫穷却性感”的首都柏林形成鲜明对比。
从这可以发现,巴伐利亚人其实也很喜欢讽刺与批评自己的邦。每年3月在慕尼黑举办的“吐嘈大会”,就是政客们最讨厌的传统。在这个电视节目中,政客们必须承受当面被嘲笑的侮辱,却又不得不参加,以免被看不起。
叁
不认同普鲁士的巴伐利亚人:内在暧昧的关系
不只如此,整个巴伐利亚邦的内在关系更加暧昧。
巴伐利亚有7个行政区:上巴伐利亚、下巴伐利亚、施瓦本、上普法尔茨、上法兰克尼亚、中法兰克尼亚与下法兰克尼亚。普遍印象中,巴伐利亚文化多来自上、下巴伐利亚地区,但其实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与方言,尤其是北方的法兰克尼亚地区。
这个地区较晚才跟“旧巴伐利亚”地区统一,在19世纪初的拿破仑战争、维也纳会议以后,才变成巴伐利亚地区之一。到现在,法兰克尼亚的习俗依然保有独特性,他们的方言跟巴伐利亚话不一样,没有传统服装;下法兰克尼亚地区也不太喝啤酒,反而更流行喝自己栽培的葡萄酒。
这就好比巴伐利亚文化在外国人印象中,常常代替德国文化;以上、下巴伐利亚为主的文化,也常常代替巴伐利亚邦其他地区的文化,而慕尼黑又是其中最突出的象征。
这个邦为何如此让其他德国人“不爽”?这个跟巴伐利亚人的性格有关:自信、骄傲、觉得自己很厉害。有的巴伐利亚人用方言“我们是我们”,强调巴伐利亚跟德国的差别。
举个例子,2016年巴伐利亚州兰休特一个镇的镇长,因中东来的人较多,不满政策,将31名叙利亚让人用巴运送到柏林。
2018年10月巴伐利亚重磅宣布要发展自己的航天计划时,背后沿用的徽章竟然还是邦长的头像,引来大批德国网友批评。
巴伐利亚邦是一个很复杂的地方,与邦外的关系也很复杂,到任何地区都可以认识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巴伐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