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岁始于哪个朝代(守岁是始于哪个朝代)

科灵网 20 0

文 | 陶玉山

据历史学家考证,春节这个节日从传说中的夏朝就已经存在,当时称之为“岁”,商代时叫“祀”,到了周朝时才叫“年”。春节是我们国家先人们每到腊尽春初、天气回暖时,便杀猪宰羊,祭祀神灵与先祖,祈求在新的一年中免遭灾祸的最为重要的节日。“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唐朝诗人史青的这首五言绝句用精炼简朴的语言文字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大年三十除夕夜的情景,让人觉得很亲切,难忘。春节也叫做一岁之首,民间俗称过大年。正所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我们所说的过大年是从上古祈年祭祀演变传承而来的一种非常古老重要的风俗。

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过节,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想想都是很美的事。小时候过大年有很多让人喜欢乐意的事情,譬如吃好吃的,穿新衣,等等。至于过大年闹出的笑话糗事,那更是回忆起来忍俊不禁,笑得直不起腰肚子疼的。而守岁则是过去过大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俗话说得好:“年夜饭,吃得慢”。所谓守岁,就是大年三十除夕夜,一家人通宵不睡,让家里灯火辉煌的,一边大快朵颐地吃着,一边兴致勃勃、欢快地谈些什么,营造出一种文学大家汪曾祺老爷子所说的“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祥和温暖舒服的气氛,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

据历史资料记载,最早守岁的习俗出现在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一书中,上面明确写着:(除夕夜)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大年三十怀着无限的憧憬、美好的希望熬一宿,屋里开灯,叫“照虚耗”。这里面有传说的,一会儿咱再解释。

守岁在古时候是过大年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古诗证明。唐太宗李世民在《守岁》中这样写道:“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年终岁寒,冬雪融融,暖洋洋的宫闱里似乎吹进了和煦的春风。巨大的红烛点燃了,远远看去,就像一簇簇花团。君臣欢宴饮酒,喜度良宵,辞旧岁!迎新年。字里行间涌动的那种喜庆欢快,是非常有感染力的,让人喜不自禁,过目不忘。

守岁始于哪个朝代(守岁是始于哪个朝代)-第1张图片-科灵网

几千年来,守岁是有代代口口相传的说法的。远古时代有一种凶兽名字叫做年。这个凶兽每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就是除夕夜,会出来作恶,让人们苦不堪言。只好除夕夜不睡觉,一直坐到天亮,到了第二年的第一天,就是大年初一才敢出门。互相见了问好。问候语“过年好”如此而来。经过多年的观察,琢磨,人们发现年这个凶兽怕火,怕光,也怕红。大家每年的最后一天贴春联,放鞭炮,夜间家里点燃灯。年兽被吓跑了,不再来骚扰作恶,大家就可以安心度过一年的最后一天了。

苏轼有诗曰:“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而我小时候心目中的过大年就是吃好吃的,穿新衣,对守岁却是很不喜欢的,甚至在心里非常反感抵触。那时候没有电视,更不会有“春晚”的。仔细说起来,即使期盼许久的年夜饭再好吃、吃得再慢,胃口摆在那儿,也不会吃一夜的。往往是一家人还在吃着、说着时就吃饱了。非常满足、饶有兴趣地出去转一圈,消化消化一肚子好吃的,和小伙伴们一起做做游戏,或零零星星放几个鞭炮,迷迷瞪瞪的困神就上来了。

这时候,大人就好言好语地相劝哄着,不让睡觉;甚至用梦寐以求、勾人心魄的压岁钱诱惑。说起来这个压岁钱也是喜欢过年的一个原因。一年到头大人的口袋很紧张,用囊中羞涩形容一点都不夸张。平时是不会给孩子零花钱的。过年的压岁钱虽然只是一毛两毛,也是很让人期盼的。

压岁钱一般都是过了夜com里零点才会给的。这时候已经是新年第一天了。拿了期盼已久的压岁钱,了却一桩心事一样很开心;蜻蜓点水、应付公事一样象征性地吃几个母亲刚刚下好的韭菜鸡蛋粉丝素馅儿水饺,不管不顾、死心塌地地随便躺在什么地方就呼呼睡着了。待大人叫醒该给街坊邻居拜年了,此时天已大亮,大年初一来了,草草洗把脸,囫囵吞枣地吃点饭,三下五除二地穿上年前购买的新衣服新鞋,懵懵懂懂地走出家门,汇集到大街上欢天喜地的拜年的队伍中。充满希望、令人憧憬的新的一年开始了……

守岁始于哪个朝代(守岁是始于哪个朝代)-第2张图片-科灵网

作者简介:陶玉山,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济南人。1981年2月在《济南日报》副刊发表文学处女作。迄今已在国内一百多家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等一百多万字,作品多次在市级以上文学征文中获奖,有多篇作品收入到文学作品集中。

守岁始于哪个朝代(守岁是始于哪个朝代)-第3张图片-科灵网

【壹点号 山东创作中心】出品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标签: com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