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是晋朝南迁后,中国所处的一段乱世。北方各族混战,争相抢夺霸权。从时间来看,这段时期仅有135年,却先后出现二十多个政权。他们互相征伐厮杀。尤其是北方,各方凭武力夺权,真的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北凉就是其中之一。
北凉建国于河西走廊,也就是现在甘肃、新疆、青海等地的部分地区。河西走廊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关键点,内有平原,土地肥沃,可耕种农田,亦可放牧。
古时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属兵家必争之地,常有军队驻扎,征战杀伐,久而久之,养成当地人悍勇善战的习气。中原战乱时,常有士人到此躲避战乱,河西走廊也成为西北文化重地。
五胡十六国时期,诸多强者在此建立政权。除北凉外,还有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的开国君主段业是五胡十六国中少数的汉人君主,他原是后凉官员,因后凉内乱,段业在匈奴将领沮渠蒙逊、沮渠男成等人簇拥下建国,称凉王。
段业虽然身处王位,但实际权力掌握在沮渠蒙逊、沮渠男成兄弟手中。段业不愿只做傀儡,沮渠蒙逊也不愿屈于人下,当时推选段业当王,只是自身资历不够。久而久之,便会产出矛盾。
沮渠蒙逊想出一条阴谋,他谋杀了自己的兄弟沮渠男成,并嫁祸段业,煽动将领起兵。段业手中没有军队支持,很快被士兵抓住处死,在位仅四年。
北凉的动荡,更像是五胡十六国的缩影。沮渠蒙逊虽然夺得大位,可北凉毕竟只是一个小国,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小国要生存,既要武力,更要智谋。
在北凉周围,西有西凉,东有后凉、夏、北魏,南有吐谷浑,东南有南凉、西秦、后秦,北有柔然。北凉在它们当中,并不突出。
所以,北凉采取的策略就是能屈能伸,简单而言,就是该怂得怂,能打则打,有机会抓紧扩张,吞并土地。对后凉是一个典型例子。北凉建国后,后凉处境极惨,它在南凉、北凉、后秦三方势力互相撕扯下灭亡,最后投降后秦。
后秦国力比北凉强大,所以当后秦军队攻打北凉时,沮渠蒙逊立刻投降,表示愿意称臣。但是,后秦国力有限,没办法完全吸纳后凉土地。
所以,北凉跟南凉开始争夺剩余的地盘。北凉建国时,国力较弱,对南凉也是称臣结盟。随着国力渐涨,在争夺土地时,北凉开始突出利刃,为利益争夺厮杀。
在南凉、北凉的对峙中,南凉战败,国都姑臧被北凉占领。姑臧是西北首府,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在当时可以跟东晋国都建康媲美。南凉最后被西秦攻破国都而亡。
北凉灭亡南凉后,成为河西走廊真正的霸主。后秦却因为内乱问题,国力衰退。北凉仍在扩张,西凉被纳为吞并对象。
西凉是汉族建立的政权,一直依附东晋,吸纳西北汉族世家。北凉吞并西凉后,选择向东晋称臣,其目的就是吸纳凉州地区诸多汉族。
纵观北凉的发展过程,它在不同势力间采取不同策略。对于南凉、西凉、后凉,乃至西秦、柔然,都是采取进攻跟防御并行的策略。双方有利益基础时,可以结盟并行。如果有利益冲突,就会以军事行动解决。
所以,缺乏利益基础的盟约,在当时不过是一张废纸。五胡十六国的时代,极好诠释了“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对于那些力量比自己小很多的部族,北凉会直接吞并他们,扩大自己的力量。而对于那些力量更强的势力,北凉会跟他们进行军事联盟,如后秦、夏、吐谷浑。北凉靠着种种策略,在五胡十六国时代熬到终场环节。
当时南方发生剧变,东晋将领刘裕灭亡后秦,夺得大片土地,建立威望后,开始谋划称帝,最终建立刘宋。而北魏开始崛起,逐渐统一北方。
此时南有刘宋,北有北魏,北凉如何自处是一个难题。北凉选择两边讨好,同时向它们称臣,获得承认,从中斡旋,争取最大利益。这跟北凉每一次称臣,都是相同的。当时南北对峙中,南方经济、军事力量本来就弱于北方,在北魏平灭其他势力后,自然会想办法吞并北凉。
北凉很早对北魏投降称臣,双方还联姻,一度关系密切。但是,在北凉势力扩张时,也曾对北魏十分傲慢,只是当时北魏受南方牵制,无力回头处理西北事务。
可是,只要南方问题暂时平息,北魏就会立刻把枪矛指向北凉。公元439年,北凉国都被攻破,国王投降。北凉残余势力逃往西域高昌重新建国,后亡于柔然之手,至此彻底亡国。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脑洞外星人,一个研究地球历史的外星人
标签: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