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龙电业重组最新消息(祥龙电业最新资讯)

笑笑 28 0

2022年祥龙电业一定重组吗

一定。2022年4月份,湖北宏泰集团已发布公告,公司进行重大战略性资产重组,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整体转入,是一定重组的。

祥龙电业重组最新消息(祥龙电业最新资讯)-第1张图片-科灵网

华为“外包商”软通动力IPO,4成募资用来盖房

一家想要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募资35亿元,4成用来盖房。

作者 | 柳大方

编辑丨李逸明

来源 | 野马 财经

“收到软通动力的offer,华为外包,应届生,值得去吗?”

“我也想去大厂,外包干了3年了再见了......”

自“出道”以来,作为国内知名的IT外包公司,各大社交平台上围绕软通动力的讨论就没少过,最近又传来了要创业板上市的消息。

今年2月,软通动力申请创业板IPO获受理,中信建投证券为其保荐机构,上市拟募资35亿元。9月3日,软通动力向深交所创业板递交《招股书》上会稿,目前已经成功过会。

其实早在2010年12月,软通动力就于美股上市。不过短短四年后,公司就因业绩下滑股价暴跌选择私有化退市,之后三次谋求借壳回A未果。公司分别于2016年、2017年和2019年拟通过借壳皖通 科技 、紫光学大和祥龙电业重组上市,最终均被宣布终止。

历经三次沉浮,软通动力又坚持不懈地开始了第四次资本运作,这一次选择的是独立IPO。这是一家怎样的公司?为什么这么急切地想要上市?

作为一家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商,软通动力的主营业务,是为通讯设备、互联网服务、金融、高 科技 与制造等多个行业客户提供端到端的软件与数字技术服务和数字化运营服务。 用更通俗一点的话说,其实就是做IT外包服务。

在IT外包服务这一领域,软通动力是老牌实力玩家。《招股书》显示,其成立于2005年11月4日,根据国内IT咨询机构赛迪顾问的报告,到 2018年时,在中国IT 外包市场竞争力(发展能力和市场地位综合比较)排名中,软通动力已经位居第二。

其背后,还有一众豪华股东的身影浮现,云锋麒泰、春华秋实、达晨创投、红土长城等知名私募悉数在列。云锋麒泰持股份额为3.89%,位居第七大股东。 爱企查显示,云锋麒泰背后,阿里巴巴的出资比例达34.18%,马云持股39.71%的上海云锋新创股权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亦是其普通合伙人。

2018年至2020年,软通动力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81.08亿元、105.8亿元、129.81亿元,近三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26.53%。其中,“软件与数字技术服务”分别实现收入 77.27亿元、99.53亿元及121.88亿元,成为绝对的营收支柱。

图源:《招股书》

虽然从事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但IT外包属于人力资源密集型产业,软通动力的商业模式,仍然是靠密集的人力资源推动。 从《招股书》来看,2018年至2020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分别为6.22%、7.89%、6.61%,而主营业务成本(占营业成本的99%以上)中员工薪酬分别占91.06%、91.88%和94.14%。对于公司来说,员工薪酬才是最主要的经营成本。

从本次IPO拟募集资金的投向来看,软通动力拟募集35亿元资金投资于6个项目,其中拟使用19.9亿元做交付中心新建及扩建项目。而作为公司主营业务中的行业数字化转型产品及解决方案项目所募集资金数额排在第三,拟投入5.6亿元。

图源:《招股书》

用于交付中心新建及扩建项目的费用中,用于房屋建设的费用就达到13.74亿元。这么一看, 作为一家拟于创业板上市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商”,公司的募投项目中有近4成资金用来盖了房。

图源:《招股书》

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在回复深交所第三轮问询函中,公司在《招股书》创业板定位部分中做出了改动:删除了“区块链、5G、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信息安全领域的技术革新”等披露内容,进一步补充了推动新旧产业融合的具体介绍。

《招股书》显示,公司自2018年度开始,实现了扭亏为盈。其后2018年至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81.39亿元、106.05亿元、130亿元。这其中主要的业绩增长点来自软件与数字技术服务业务,这一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三年均达90%以上,同时整体主营业务毛利率不断上升,2018年至2020年分别为24.3%、26.87%和27.22%。

图源:《招股书》

总体来看,公司营收、利润双双持续升高,业绩亮眼。这背后,华为、阿里等大厂客户功不可没。《招股书》显示,公司主要客户为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中国银行等大型知名企业。其中 华为占公司营业收入50%以上,且连续四年是其第一大客户。

图源:《招股书》

如此重要的营收来源,软通动力自然需要极力维护。软通动力表示,本次IPO, 募投项目中的交付中心新建及扩建项目实施后,会进一步提升公司对华为的服务能力,可能导致公司对华为的销售收入进一步提升。但从另一面来说,也会使得客户集中程度有所提高,“可能给公司经营带来一定风险”。

自中美贸易战打响以来,华为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目前,软通动力与华为业务合作稳定,并保持持续增长。但软通动力也表示,“如若摩擦加剧,可能导致华为降低对公司相关服务的采购,使得公司存在销售收入较大波动的风险。”

上市对于软通动力来说,一度有点“迫在眉睫”。《招股书》显示,软通动力曾与约36家机构股东签署了上市相关对赌协议。如果没有完成2020年底申请上市的目标,公司需要做股权赎回:以股东投资价款加上每年10%单利计算赎回价款。

不过, 由于监管层对于A股上市“对赌协议”的规范要求,今年以来,已经陆续有创业板IPO项目收到了清理“对赌协议”并履行披露义务的通知。压在软通动力身上的对赌压力,也终于到了卸下的时候。

《招股书》显示,今年4月,公司、刘天文(软通动力实际控制人)分别与前述中35家股东重新签署了对赌终止协议。根据新的对赌终止协议,包括对赌条款在内的特殊条款,在公司向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材料之日起终止,以后在任何情况下也不会再重新生效。另外,公司、刘天文和舟山长通签署的对赌终止协议,如果公司上市申请未予受理、撤回上市申请,上市申请未通过,还会重新生效,但不会再涉及软通动力回购股份。

如今,随着软通动力申请科创板IPO,遗留的对赌协议问题已经得到清理。摆脱了来自股东的压力,轻装上阵的软通动力,成功过会之后,距离正式上市的时间也已不远。它的未来,你看好吗?

你对IT外包有多少了解?留言区聊聊吧。

三雷连环爆!华晨正式破产重组,永煤或触发265亿交叉违约

一个月之内,三家曾经AAA高信用债券相继违约,“国企信仰”、“校企信仰”、“AAA信仰”不断受到强烈冲击。

01

华晨破产重组

11月20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债权人对华晨 汽车 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晨控股”)重整申请,标志着这家车企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法院裁定称,华晨控股存在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情形,具备企业破产法规定的破产原因。但同时其具有挽救的价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个月前,华晨控股首次发生债券违约,随后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

10月23日,华晨控股因未能按期兑付私募债券“17华汽05”,发生实质性违约。 (后台回复“华晨控股”查看原文)

随后,华晨控股主体及旗下相关债项信用评级多次被降低,大公国际和东方金诚最终将其信用评级从最初的AAA级一路调低至CCC级。

信用评级

11月13日, 华晨控股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申请人为格致 汽车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案号为(2020)辽01破申27号。

破产重整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华晨控股破产重整,是否会影响到宝马对其的收购交易呢?

2018年4月,中国政府宣布将放宽中国 汽车 业外国投资者股比限制,将于2022年开放中国乘用车市场。随后华晨控股与宝马公司达成协议,36亿欧元转让华晨宝马25%拥有权给后者,同时延长合资企业经营期限到2040年。

上述交易交割将于2022年条件允许后完成,交易完成后华晨控股将丧失对华晨宝马的控制权。

近日,宝马在一封邮件中称,对于宝马而言,目前没有迹象显示,此前合同的效力会因华晨母公司目前的情况而受到限制,而华晨宝马的运营业务也不会因华晨方面的债务而受到影响。

据最新数据统计,华晨控股已构成债务违约金额合计65亿元,逾期利息金额合计1.44亿元。

截至今年二季末,华晨控股总资产为1933.25亿元,总负债1328.44亿元,资产负债率68.72%,扣除商誉和无形资产后资产负债率为71.4%。

《小债看市》统计,目前华晨控股存续债券13只,存续规模162亿元,存续债券规模庞大,更为重要的是破产重整后其超1300亿负债将如何化解?

02

永煤或触发265亿交叉违约

11月10日, 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煤控股”)因流动资金紧张,“20永煤SCP003”未能按期足额偿付本息,构成实质性违约,违约本息金额共计10.32亿元。 (后台回复“永煤控股”查看原文)

随后,中诚信国际将永煤控股主体和相关债项信用等级由AAA调降至BB,并列入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

值得注意的是,中诚信国际断崖式下调评级不仅受到市场质疑,还因涉嫌违反相关规定遭自律调查。

信用评级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永煤控股违约,在信用债市场掀起滔天巨浪。

01

永煤控股违约后,二级市场出现暴跌踩踏现象,异动债券发行主体从煤企,扩散至城投、地方国企,市场上一时“谈债色变”。

02

由于市场波动较大,一级市场发行取消事件屡见不鲜。据统计,从永煤控股违约至今,已有超过28只公开发行的债券取消或者推迟发行,规模高达226亿元。

与以往违约不同,这一轮以AAA国企为代表的债务违约,多在投资者意料之外。甚至永煤爆雷前还在不断释放利好,突如其来的违约对市场信仰的冲击极大,甚至关于永煤“逃废债”的言论甚嚣尘上。

随后,河南厅局级 财经 官员回应永煤控股违约称,政府要支持企业走出低谷,肯定不存在逃废债的问题;政府不会支持企业逃废债,这不符合市场规律,但是也不会无原则地帮。

这一轮以AAA国企为代表的债务违约,多在投资者意料之外

据相关约定,永煤控股可获得发生触发交叉违约条款之后10个工作日的宽限期,若无法在该期限内对债务进行足额偿还,公司或将面临很大的交叉违约风险。

违约一周后,豫能化集团和永煤控股与投资者沟通“20永煤SCP003”及即将到期的两期债券本金展期问题,但目前部分债权人并不同意展期方案,这也意味着265亿豫能化及永煤债券或触发交叉违约。

《小债看市》统计,目前永煤控股存续债券23只,存量规模234.1亿元;豫能化集团存续21只债券,规模261.3亿元。

据最新消息,永煤控股给出了修改后的方案,与之前直接展期270天的条款相比,此次永煤表示可以先偿付5%的本金,剩余本金展期。

十个工作日的宽限期大限将至,豫能化及永煤能否触发265亿债务交叉违约,《小债看市》将持续跟踪。

截至今年三季末,永煤控股总负债1343.95亿元,资产负债率77.84%;豫能化集团总负债2154.76亿元,资产负债率81.55%,豫能化的债务情况更加沉重。

值得注意的是,此轮信用债风波中,监管表现十分积极,针对永煤违约事件,交易商协会连续两天通告中介机构违规行为,同时发布文件剑指债券结构化发行。

03

紫光爆发危机

11月16日,紫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集团”)“17紫光PPN005”持有人会议表决结果无效,未形成有效决议,展期方案未获通过。

这意味着紫光集团“17紫光PPN005”发生实质性违约,同时这也是紫光集团首次债券违约。 (后台回复“永煤控股”查看原文)

继方正集团后,又一家大型校企陷入债务危机。

值得注意的是,紫光集团违约后,母公司清华控股旗下债券出现暴跌并多次临停,“17紫光PPN005”违约可能引发紫光集团和清华控股交叉违约。

紫光集团陷入债务危机,源于今年10月放弃赎回永续债,市场对其财务状况及偿付能力的担忧加剧,随后旗下多只债券暴跌,被上交所多次临停。

不久,中诚信国际将紫光集团主体和相关债项信用等级由AAA调降至AA,并继续列入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

信用评级

近年来,紫光集团一系列大手笔的并购为今天的债务爆雷埋下隐患。

2017年,紫光集团获得总额高达1500亿元的投融资支持,从此进入并购爆发期。先后收购hnaix威尔泰(002058.SZ)、西部证券(002673.SZ)、祥龙电业、英力特等数十家公司。

芯片实力提高的同时,紫光集团的财务状况却每况愈下。

截止今年9月末,紫光集团总资产3007.53亿元,总负债2106.86亿元,资产负债率70.05%;存续境内债12只,存续规模174亿元,兑付期主要集中于2021年。

2018年以来,随着校企体制改革的推进,紫光集团开始重组,同时逐步出售子公司股 权,寻求战投更是其近两年频繁运作筹钱的一个方式。

然而,市场对紫光集团的重组进程和引入战投并不看好,不断抛售债券,在二级市场引发暴跌。

一个月之内,三家曾经AAA高信用债券相继违约,“国企信仰”、“校企信仰”不断受到强烈冲击。

一方面,今年前三季度由于疫情融资环境有所改善,信用风险暴露较去年同期放缓,但第四季度信用债违约风险却加速到来。

另一方面,与2018年民企违约潮不同的是,今年以来大型国企、龙头企业、高信用债券接连出现违约,除了发债主体受到市场质疑,评级机构也面临着巨大市场压力,同时参与发行的金融机构也面临被监管调查风险。

随着近期违约事件发生,投资者对于信用风险的重视程度将提升,信用研究体系随之变化,未来信用风险定价将更为市场化。

一家1300亿巨无霸不到3年缩水到83亿是为什么?

12月15日晚股转公司突然宣布中科招商(832168.OC)将被强制终止挂牌,不仅令市场感到震惊,甚至连中科招商的董事长单祥双也颇为意外,按照他的说法12月15日当天上午其还到股转公司去做了整改沟通。

巅峰时期,中科招商市值曾超过1300亿元,因此也成为新三板的标杆性企业。不过,如今市值却不足90亿元。这样的坠落只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

中科招商将被强制终止挂牌

12月15日,股转公司公告称,根据《关于金融类企业挂牌融资有关事项的通知》与《关于挂牌私募机构自查整改相关问题的通知》,2家挂牌私募机构中科招商(832168.OC)、达仁资管(831639.OC)不符合整改要求,将于12月26日起终止2家公司股票挂牌。

根据中科招商主办券商光大证券发布的公告,中科招商被强制终止挂牌的原因为:

根据2016年经审计的财务数据,中科招商管理费收入和业绩报酬之和占收入来源的比例为41.39%,未达到要求的80%。

根据股转公司规定,给予公司的整改期限为1年,目前已经达到1年的规定期限。

单祥双在中科招商官网发文解释到,公司作为综合型投资集团,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只是公司的一部分业务,特别是公司定向增发后,直接投资比重大幅度上升,直投收益扩大,导致私募业务收入占比不足80%。由于集团作为挂牌公司主体,仅集团在管存续基金就60多支,根据基金管理合同,变更基金管理人需要全体投资人的认可,公司在短时间内无法清算基金或变更这些在管基金的管理人,集团作为整改核查对象,无法注销集团的基金管理人资质,最终不能达标。

市值从1300亿到83亿

2015年3月20日,中科招商宣布挂牌新三板,发行价格为10.83元/股。12月15日中科招商股价下挫6.10%,收于0.77元,目前总市值83.34亿,与巅峰时期的1300亿元相去甚远。

春风得意之时,中科招商曾是新三板市场的融资王和定增王,同时因为在A股大量扫货,也有“屯壳大王”的称号。

根据中国基金报的报道,在新三板很火的2015年上半年,中科招商曾在新三板市场多次融资,总融资金额有100亿元左右。更让业界吃惊的是,中科招商随后还抛出了300亿再融资议案。

这一举动震动了市场各方,最终300亿定增尽管没有真正实施,却让监管层注意到新三板挂牌股权基金公司的疯狂再融资举动。

随后,监管层收紧了股权基金公司和其他投资公司的新三板上市,再也没有新的投资公司在新三板上市。

“屯壳大王”曾大赚一笔

而在A股二级市场上,中科招商也曾掀起轩然大波。

中国证券报报道,2015年7、8月A股大幅波动期间中科招商疯狂“扫货”。短短两个月内,中科招商便耗资数十亿元,迅速举牌了16家上市公司。

这种“屯壳模式”曾在鼎泰新材身上大获全胜。2015年7月,中科招商耗资约2.6亿元两度举牌鼎泰新材,而随着2016年鼎泰新材被顺丰控股借壳,中科招商赚了个盆满钵满。

但是2016年以来,监管层开始加大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审核要求,打击炒壳行为。今年年初中科招商便谋划了一场大规模的“清壳行动”,旗下公司宣布对绵石投资等8只股票进行“清仓式减持”。

不过,奇怪的是,在六个月减持期届满后,“清仓式减持”却成了“迷你式减持”。7月25日,绵石投资公告称,中科汇通减持计划期限已届满,仅在6月20日减持了100股。同日,沙河股份也公告称,中科汇通于6月16日减持了100股,减持后持股比例仍为11.51%。而对祥龙电业和北矿科技,中科汇通也仅分别减持了300股和500股而已。

这是一种手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后面的清仓减持做准备。

“先减持100股或者200股,他的持股降到5%以下,就可以剥离大股东的身份,不受监管限制,灵活进行操作,在减持时间、数量和方式都会有更多选择,有可能获利的空间也会增大。100手可谓非常精准,恰到好处,也无可厚非。”

12月7日中科招商发布公告称,公司将根据自身资金需要,拟在未来六个月内实施股票减持计划,总计减持金额约30亿元。

不仅如此。中科招商接受媒体采访,表示会逐步减持上市公司股票至完全退出,以后将不再用举牌方式投资上市公司。

已着手登陆其他资本市场

根据股转公司的安排,2017年12月18日(下周一),中科招商将停牌交易1天,12月19日(下周二)将复牌交易,复牌期间挂牌公司与主办券商应当持续披露终止挂牌风险(至少三次)。

2017年12月26日,不符合整改条件的挂牌公司完成强制摘牌。

面对即将到来的强制摘牌,单祥双表示,“我们在新三板终止挂牌,这对中科招商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挫折,但我们已经着手开始登陆其他资本市场的相关工作。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据新浪财经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称中科招商或将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另外,新加坡也在考虑范围之内。

不过,中科招商股东将何去何从仍是一个问题。

根据中科招商第三季度披露的报告显示,公司有2713名股东。对此,全国股转系统专门指出,被终止挂牌公司应积极应对投资者诉求,主办券商应指定专门人员负责被终止挂牌公司相关事宜并披露联系方式,协助做好被终止挂牌公司投资者的沟通工作,指导被终止挂牌公司妥善解决投资者诉求。

单祥双表示,“无论如何,我们一定会按照股转系统的要求,与主办券商一起,通力合作,妥善处理好终止挂牌后的后续事宜,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权益保护。”

祥龙电业为什么是妖股

因为涨幅很大。妖股就是在市场中涨幅表现惊人的股票,通常妖股的涨幅很大,涨速很快,但让人摸不清上涨的原因,由于祥龙电业是被游资或主力资金炒作起来的,涨幅突然变大就被称为妖股。

软通动力上市大约能涨多少?

近期,拥有数万员工、多家明星机构股东加持的老牌IT外包企业——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动力”)第5次站在了资本风口。

2021年7月22日,软通动力回复了深交所二轮问询,并更新了其披露在创业板的招股书。事实上,这是软通动力第5次冲击IPO,其资本之路也早已走了11年之久。

早在2010年12月,软通动力便已登陆美国纽交所,但在2014年9月便由于业绩不佳、股价下滑而选择私有化退市;美股退市后,软通动力便马不停蹄地在国内寻求上市机遇,并先后于2016年、2017年、2019年三次试图“借壳”A股上市公司皖通科技、紫光学大、祥龙电业,三次均败北后于2021年2月22日向深交所创业板递交上市申请,谋求独立上市。

财经网注意到,已经第5次冲击IPO的软通动力业绩华丽,但在表象之后仍存在一些问题,譬如人力成本占比较高、对华为单一依赖、诉讼频繁、“募资盖楼”等……

“明星机构股东”加持,资本之路却“进阶”坎坷,第5次冲击IPO“执着上市”

软通动力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拥有深厚行业积累和全面技术实力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商,主营业务是为通讯设备、互联网服务、金融、高科技与制造等多个行业客户提供端到端的软件与数字技术服务和数字化运营服务。换句话说,软通动力实际上是一家IT外包企业。

翻开本次IPO软通动力提交的招股书,在股权结构一栏中,不难发现春华秋实、云锋麒泰、达晨创投、深创投等多家明星机构股东的身影,其中云锋麒泰持有软通动力3.8886%的股份,而云锋麒泰最大的股东为阿里巴巴,持有其37.27%的股份。

图片来源:招股书

然而这样一家被多家PE机构看好的企业,资本“进阶”之路却相当坎坷。

招股书显示,软通动力成立于2005年11月4日。然而,据财经网了解,软通动力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2001年。2001年10月12日,软通科技成立,实控人为刘天文;2005年9月7日,软通开曼在开曼群岛上注册成立,开始搭建境外红筹;同年11月4日软通开曼在境内设立了全资子公司软通动力有限。

2005年11月至2010年11月,软通开曼先后进行了A、B、C三轮重大融资;2010年12月14日软通开曼正式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但上市后,软通开曼的业绩开始大幅下滑,股价也开始大幅下跌。据wind数据披露,2011-2013年,软通开曼的净利润分别为1884.50万美元、2210.90万美元、-365.70万美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92.24%、17.31%、-116.54%。在此期间,软通开曼的股价也从最高点22.63美元一路下跌至3.68美元。

图片来源:wind

2014年9月,软通开曼在纽交所私有化退市;2015年10月,软通开曼拆除红筹架构。此后软通动力便马不停蹄地开启了其“回A”进程。

2016年4月,软通动力拟“借壳”皖通科技登陆A股,但三个月后,由于软通动力部分股东因资金需求需要减持股份,同时证监会出台新的措施,规定重组上市无法配套募集资金,而终止。

2017年软通动力分拆智慧城市业务,并再次重启其重组上市方案,第二次选择的壳股是紫光学大,收购股份比例为100%。不过,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的,三个月后,因与紫光学大希望在短期内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交易的诉求不一致,重组又失败。

2019年4月,软通动力通过实际控制人与上市公司祥龙电业接触并拟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准备第三次“借壳上市”。这一次,仅坚持半个月的时间,便因股东股份转让需求及交易价格分歧,再一次以失败告终。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谋求境内重组上市的过程中,软通动力还频繁变更独立财务顾问,从2016年的招商证券、到2017年的华泰联合证券、再到2019年的中信建投。

图片来源:财经网据公开资料整理

三次谋求“借壳上市”未果后,2021年2月22日,软通动力向创业板报送上市申请并获受理,由中信建投保荐。

那么,软通动力为何对上市如此执着呢?据招股书披露,软通动力是为了紧抓中国新基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软通动力启动了“数字软通战略”,想成为数字化转型领军者。

然而,从本次IPO的募投项目来看,软通动力拟募资35亿元,其中19.99亿元用于交付中心新建及扩建项目,占比57.12%;5.60亿元用于行业数字化转型产品及解决方案项目,占比仅15.99%。过半募资用于“建房”,这难道是软通动力所说的“数字软通战略”?

图片来源:招股书

“卖人头”、诉讼多,分拆业务后,IT外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

软通动力是一家拥有深厚行业积累和全面技术实力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商,也是国内最早的一批IT外包公司。

外包公司指企业在把非核心的部门或者业务外包给相应的专业公司,既能节省成本、又能提高效率。IT外包便是把企业和个人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承包给专业化服务公司来做。IT外包主要有两种服务模式:一种是人力外包(俗称“卖人头”),譬如员工与软通动力签订劳动合同,但在A公司上班;另一种是项目外包,譬如A公司就将一个项目整体打包,由软通动力组织人员完成。

目前,软通动力以人力外包即“卖人头”为主,项目外包为辅助。

软通动力既以“卖人头”为主,又属于人力资源密集型行业,人力成本难免较高。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末、2019年末及2020年末,软通动力在册员工总数分别为53973人、60979人及75406人;职工薪酬也是软通动力营业成本及期间费用的最主要支出,报告期内,软通动力的职工薪酬分别64.23亿元、84.61亿元、104.50亿元,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分别为86.38%、87.97%和89.50%,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在人力成本投入较高的软通动力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报告期内华为、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中国银行等均在其前五大客户之列,其中华为为其第一大客户,报告期内软通动力来自华为的销售收入分别为43.44亿元、58.81亿元、72.18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3.38%、55.45%、55.53%。

从软通动力的前五大客户名单来看,华为、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均属于头部互联网公司,然而财经网却发现,软通动力来源于互联网行业的毛利率却低于其他行业,且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软通动力来源于互联网服务的毛利率分别为21.35%、21.26%、21.82%,低于软通动力来源于通信设备、金融、高科技制造等其他行业的毛利率,也低于同行可比公司均值,即25.96%、26.67%、26.32%。

图片来源:招股书

另外,财经网还注意到,在前十大客户中,软通动力与华为、阿里巴巴、中国银行、腾讯、滴滴、百度、中国平安、微软、欧珀移动等客户之间还存在无条件解除合同的约定。具体如下:

图片来源:招股书

尽管软通动力在招股书中表示,报告期内未出现未经与公司协商无效条件解除合同的情形,但软通动力同时也表示,但若相关客户对公司业务需求量下降,要求与公司无条件解除合同,将对公司生产经营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据二轮问询回复函,作为一家以人力外包为主的公司,软通动力报告期内还存在因员工信息与实际不符、考核不达标等因素被客户罚款、扣减服务费的情形,报告期内因上述事项受到客户罚款、扣减服务费的金额分别为149.99万元、194.10万元及2060.1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02%、0.02%及0.16%;其中,第一大客户华为于2020年对软通动力进行罚款、扣减服务费合计约2050.12万元,占当期罚款总金额的比例为99.51%。

另外,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1年4月30日,软通动力及其控股子公司尚未了结或可预见的技术服务或软件开发合同诉讼、仲裁合计14宗,涉案金额2,214.9万元;尚未了结或可预见的劳动诉讼或仲裁合计28宗,涉案金额462.24万元。据天眼查数据,2018年-2020年,软通动力分别涉及23起、19起、12起法律诉讼,2021年以来已涉13起法律诉讼,超2020年全年。

实际上,除外包业务外,软通动力也曾踏足过其他业务,但结果并不理想。

2013年,软通动力曾布局智慧城市业务,但其业绩带来的收益远低于预期。2017年软通动力智慧城市业务收入为4.73亿元,仅占当期总收入的6.77%;2017智慧城市业务的毛利率仅有8.28%,也拉低了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另外,考虑到智慧城市业务与主营业务差异明显、相关性低等因素,2017年软通动力拆分了智慧城市业务。

分拆的智慧城市业务对应软通智慧、软通智慧信息、新县智慧、宁波智汇等4家公司,这4家企业2017年的资产总额、资产净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及占软通动力相关指标的比例如下:

图片来源:招股书

分拆智慧城市业务后,软通动力又变回“不折不扣”的IT外包公司。那么,作为一家IT外包企业,软通动力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呢?

据招股书披露,软通动力角色定位是综合性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商,主要以软件服务为核心,服务内容贯穿全产业链,具体增值服务包括软件与数字技术服务和数字化运营服务。说到底,软通动力的核心竞争力仍是“服务”,属于轻资产运营模式,而轻资产模式一般都有很容易被模仿、被替代的特点,并且轻资产模式的企业通常容易对外包厂商形成依赖,恐怕难以形成中长期的竞争优势和投资价值。

上述文章就是科灵网介绍的祥龙电业重组最新消息和祥龙电业最新资讯的详细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财经资讯知识,记得收藏关注我们。

标签: 祥龙电业重组最新消息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